[发明专利]绿芦笋的组织培养生产法无效
申请号: | 97115259.4 | 申请日: | 1997-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209266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宝林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致宁 |
地址: | 10003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芦笋 组织培养 生产 | ||
本发明所说的绿芦笋的组织培养生产法是绿芦笋的大量繁植、培养和生产的方法。
绿芦笋学名叫石刁柏,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含有丰富的叶酸、植物蛋白等人体所需要的稀有物质,具有显著地提高人体免役力的功能。在我国,现有的绿芦笋繁育方式,多是用籽粒种植和插条。籽粒种植须待秋天结籽后进行,生产受到时间和季节的限制;插条繁育则浪费了大量的绿芦笋材料。不管是籽粒种植还是插条,都不能适应大规模的生产。重要的是。一般人都认为,绿芦笋只能的长江以南种植,由于无法过冬,它无法在北纬40°正常生长。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出绿芦笋组织培养技术和方法,使普通蔬菜技术人员,通过培训,可以掌握本方法,在南方和北方都可以低成本地大量培植和生产绿芦笋。服务于广大人民。
现在来详细全面地叙述本发明提出的绿芦笋的组织培养生产法。所谓组织培养繁育是指,在植物离体的条件下,将植物的一部分,如一小段茎、一小块叶、甚至一个细胞,接种在培养基上,使它们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方法。由于植物细胞具有完整植株的全部信息,具有全能性和植物激素的调解作用,提供了繁育成功的可能。组织培养是一项崭新的生物技术,具有节约材料,又可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可全年在实验室里培养繁殖,并可按照一定的生产程序操作,实现工业化生产。
进行植物组织培养,首先必须选择和配制培养基,MS培养基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其通用性强,易于普通技术人员配制,其次要选择适当的外植体(即培养材料)。外植体分为带芽外植体和由分子组织构成的外植体两种类型,
本发明采用的带芽外植体,即用绿芦笋的幼芽、茎尖和花梗作为外植体。
组织培养的步骤分为培养基的配制、外植体(接种材料)的消毒、接种、植株诱导、生根和移栽六步。
一.关于培养基的配制:其配方如下:(组成物在每升培养基中的含量)(其组成物均为化学纯)(PH 5.8)(单位:毫升/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宝林,未经刘宝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52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肠胃病的口服液
- 下一篇:全塑料广角双筒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