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预制桥涵施工线路定位法无效
申请号: | 97115274.8 | 申请日: | 199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210180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强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预制 桥涵 施工 线路 定位 | ||
该项技术主要用于铁路予制桥涵施工,目前予制桥涵施工的线路(铁轨)定位,通常是采取对施工路段的线路加固,再打定位椿或异地锁定的办法,实践中这种办法不能阻止由于涵体顶进的强大推力与磨擦力而促成的线路变位。施工中予制涵体每顶进0.3m就要停下来用人工或其他施工手段将其变位的线路拔回原位后才能使列车通过,处理这种情况时视其线路变位的大小每次需投入数十人甚至上百人才能完成。发明铁路予制桥涵施工线路定位法的目地是为了加快予制桥涵的施工进度,保障施工路段在施工中车辆的正常运行,减少施工超期,停运等而导致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具体做法:
图1为具体操作的俯视图,图2为侧视图,图示中,
(1)表示予制桥涵施中的推力“千斤”档墙
(2)表示推进“千斤”
(3)表示固定在予制涵体(5)后端的牵拉梁DL
(4)表示紧线器
(5)表示予制涵体
(6)表示牵拉钢丝绳
(7)表示横向加固紧,L
(8)表示铁路的线路(俗称铁轨)
(9)表示路基
1.结构方面:在涵体后部距边2m处由钢结构上引出可靠的予埋U型罗栓,间距2m,该予埋件用来固定牵拉梁DL(3),牵拉埋梁(3)材料只要有足够强度的构件均可。另外也要对施工路段的线路做纵向、横向加固,纵向加固用重轨备衬在每条线路(7)的内外两侧,横向加固粱L(7)间距1.5m一只,使线路(8)和纵向加固、横向加固梁(7)结构成一体。其固定方法采用铁路常规安装工艺。线路横向加固梁(7)与涵体上的牵拉粱DL(3)之间用配有紧线器(4)的Φ25钢丝绳(4)连接。牵拉钢丝绳(4)与牵拉粱(3)、横向加固梁(7)的绞联端要用同U型索环联接。以免受力嗑断。牵拉绳(6)每只横向粱(7)上设一条。
2.操作方法:在予制涵体(5)顶进的同时通过紧线器(4)收紧牵拉钢丝绳(6)由于牵拉绳(6)的作用有力的牵拉线路(8)(俗称铁轨)使其不再随着涵体(5)的顶进摩擦而变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强,未经张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52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