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栗幼树抗寒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15664.6 | 申请日: | 199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209261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03 |
发明(设计)人: | 曲世鹏;许思明;王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7/00 | 分类号: | A01G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栗 幼树 抗寒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树苗的栽培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板栗幼树抗寒栽培方法。
我国北方,冬季比较寒冷,对于板栗栽培区域(如辽宁省北部)板栗幼树防寒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始终困扰着这一地区板栗生产的健康发展。其具体表现为:建园定植的幼令栗苗每年越冬时其地上部分因冻害而死,翌年又以地表以下根颈处萌生徒长枝而形成新的植株。这一现象在抚顺县一般要重复三年左右时间,而在清源县则要重复五年时间,严重措伤了当地群众发展板栗生产的积极性。如何提高幼令栗树的抗寒能力,已成为这一地区急待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本申请人经多年试验研究,曾于1996年提交一份板栗幼树的抗寒技术专利申请,其申请号为96119581.9,该项申请采用刷涂植物抗抽条剂的方法来实现板栗幼树的抗寒能力。但其存在的不足是操作时较为麻烦,易于遗漏涂株,易影响抗寒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使板栗幼树安全越冬,提高板栗幼树抗寒能力,且操作简单,不易出现涂株局部遗满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要点是:在幼令栗树每年落叶前的9月中旬至下旬期间,将林木抗寒剂的原液至2.5倍液喷至幼令栗树叶片表面,以叶片见滴水为度。
本发明所给出的板栗幼令树抗寒方法,可提高板栗的抗寒能力,保证幼令树安全越冬,而且其操作简单,不易出现遗漏涂株的现象,幼令栗树的抗寒效果好,便于推广应用。
所用林木抗寒剂是一种无毒副作用的无色液体,为中科院沈阳生态所的专利产品。用林木抗寒剂将幼令栗树喷施后2~3小时内遇雨需重新喷涂,药液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内表皮气孔进入栗树树体细胞内部,从而实现提高幼令栗树的抗寒能力。采用本方法,如果用水没有问题的话,一个劳动力每天可以完成三十亩左右的幼令栗树防寒工作。显著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易于被山区树农群众所接受。
实施例
1.9月18日,取林木抗寒剂调至2倍液,喷至幼令栗树叶片表面,以叶片见滴水为宜。
2.9月22日,将林木抗寒剂调至2.5倍液,喷至幼令栗树叶片表面,见滴水;喷后2小时下小雨,天晴后重新喷涂,其它要求同实例1。下面给出试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56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型低耗功率的电源供应器
- 下一篇:一种无公害植物杀蚊蝇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