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疝气卷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7115870.3 申请日: 1997-09-10
公开(公告)号: CN1210720A 公开(公告)日: 1999-03-17
发明(设计)人: 陶秉祥 申请(专利权)人: 陶秉祥
主分类号: A61K35/64 分类号: A61K35/6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44300***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疝气
【说明书】:

一种用于早期治疗小儿疝气的蜡纸卷及其制造方法。

目前,大家公知的治疗小儿疝气的方法或药物,主要是五岁后的外科手术治疗,其次是民间普通方法将艾花椒炒热后,醋热过包袋外敷,再次是疝气带或针灸治疗。其中,外科手术治疗虽能根治疝气,但不能早病早治伴有手术之痛苦;热敷法虽可使药包热量通过皮肤进入人体起温中散寒,但效果不明显;疝气带只是一种对症治疗方法,虽有一时解除患者之痛苦的优点,但不能根治其病,针灸法也可一时相对减轻患者之痛苦,对狐疝效果较明显,但手段复杂,伴有疼痛,根治效果不甚明显,分析其原因,均由于对发病机制尚不明析和治疗方法不得力所致。

发明依中医学理论:疝气是一种由感受寒湿、寒凝气滞、肝气不和、中气不足而形成的绕脐腹痛、欲得温按、恶寒肢冷、筋脉拘急、遇寒即发、脉弦紧、小肠下坠等病症,以此为发病机制研制提出主要以温经散寒、养血和肝、疏肝理气、补中益气为途径治疗疝气的新药,该药炮制简单,价廉、无付作用,对五岁以内的小儿“狐疝”“寒疝”治愈率98%以上,是目前治疗疝气药物尤为理想的替代产品。

本发明已从临床千余例患者反复试验证实,对小儿疝气、夜啼、尿床、尿频、腹痛、泄泻、肠鸣、消化不良、面黄肌瘦、盗汗、盘肠风、无端哭闹,成人下元虚冷,中气不足,男子夜梦滑精,妇女赤白带下,月经不调,手术后综合症等,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以辨证论治为原则,采取灸脐疗法,在选定的“申阙穴”位的皮肤表面上熏灸,借药卷的热力刺激透入肌肤,外可通四肢皮毛,内可接经脉脏腑,升阳相维,起温经散寒,调和气血,激发体内自身免疫功能,增强代谢和修复能力,起到协调脏腑,疏通经脉,培元固本,回阳救逆,和胃理肠,达到治病保健的目地。

本发明的疝气卷是由具有平行抗菌作用能收敛,生肌、止痛的蜂蜡和能够祛风除邪、除湿散寒、止痛、止血的低级麻浆纸组成,二者合用燃烧熏灸可祛风散寒、疏通经脉;借药卷的热力直接透入肌肤,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扶正祛邪,活血通络治疗疝气的目地。

本疝气卷的药物组成及含量范围是:

蜂蜡500克,低级麻浆纸普通规格15张,或相应数量同倍增长量也可。

本疝气卷的炮制方法是:

取普通规格的低级麻浆纸一张平摊于铁锅内一定温度范围微火加热,后将一定数量的蜂蜡均匀地涂在麻纸上,取出后卷成10-15cm长蜡纸卷(如雪茄烟),大人使用可适当长一些,不超过20cm,如法炮制多根备用。

治疗时取标准疝气带一条,先将小皮球固定在绷带中间,待孩子晚间入睡后,用手轻轻把坠入睾丸内的“疝气”推入小腹内,把备好的小皮球带压在离“腹股沟”1.5cm处,左右扎好,不宜扎得过紧,三天解开,重扎一次。然后把卷好的蜡纸卷点燃,放在“肚脐”上灸,灸后“肚脐”上有一层黄膜,不要用手摸,每晚18支,连续7天。扎好的布带15天后取掉。疝气可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秉祥,未经陶秉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58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