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剪阀无效
申请号: | 97116003.1 | 申请日: | 199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59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1 |
发明(设计)人: | 吴雅颂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雅颂 |
主分类号: | F16K3/08 | 分类号: | F16K3/08;F16K3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剪阀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控制、调节和分配管道流体流量的阀门,尤其是能用在控制与调节高温高压、酸碱介质及任意直径管道的流体流量,密封性能好、结构简单、启闭方便快捷、材料成本低的剪阀。
(二)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种公知的闸阀,依靠旋转手轮来起降闸板控制管道流量,可匹配大直径管道,阻力小。但这种阀门体积高大、笨重,闸板须用有色金属制造,成本高。靠闸板周边与橡胶密封圈接触密封,密封圈长期受撞压及流体中酸碱杂质的侵袭,易老化变形,密封性能未能持久,流体容易泄漏,不适应管道气体及高温高压流体输送,实际应用中只许全开全闭,不允许作节流用,且启闭费时费力。还有一种公知的蝶阀,开启扭矩小,匹配管径大,体积小,闸板沿中心线竖直转动90°即能启闭,轻巧省力,但运行中只许全开全闭,不允许作节流用,不适应高温高压流体,靠闸板圆周与橡胶密封圈接触密封,橡胶密封圈易老化变形,容易产生泄漏。此外,管流工程还经常遇到如下情况:一根大口径主管道分叉成两根以上的支管道,为了便于检修与配流,各支管须串接一台阀门,费工费料,启闭阀门也较为烦琐。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剪式阀门,能匹配任意直径的管道,可输送包括气体及高温高压、酸碱的各种流体,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启闭时省力快捷,密封部位不设置密封圈,以平面密封替代常规阀门的线段密封,且密封性能好,截流、节流与配流并用,造价也低。管流工程上,一根大口径主管道分叉成两根支管道,只须在分叉处串接一台双配剪阀,即可替代两支管中的两台阀门,又省下分叉处一只三通。控制双配剪阀的启闭,即能对两支管进行截流、节流和配流。有单管道对接单管道的单配剪阀、单管道对接双管道的双配剪阀、单管道对接多管道的多配剪阀。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主阀体、副阀体的法兰端面对接组成阀体。在阀体内,固定闸板的四周固定在阀体内,圆形活动阀板的中心轴孔与固定闸板的中心轴孔用光轴螺栓串接,其两平面相互贴合。手轮在阀体外与阀杆连接,阀杆另一端深入阀体内腔与圆锥伞齿轮连接,圆锥伞齿轮与安装在活动闸板圆周上的圆锥齿排正交啮合。转动手轮,通过转动,活动闸板就贴着固定闸板,并沿着中心轴孔自转。不同用途的剪阀,其两块闸板平面上开有位置对称与不对称的过流孔或配流孔,其孔的形状各异。单配剪阀的主阀体过流腔为单孔道,双配剪阀为双孔道,多配剪阀为多孔道,孔道之间互不相通,各孔道各自与出流法兰的过流孔连为一体。当旋转活动闸板,使两块闸板的过流孔相对时,则为剪阀开启过流,孔与孔错开则为关闭,半开半闭则为节流,活动闸板的配流孔对着固定闸板的某一过流孔,则为配流。依靠平直度高的平面的贴合作为密封面,流体吸附在两平面间,既起润滑作用,又是一道严密的水封,提高了密封性能,达到截流、节流与配流的目的。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剪阀依靠两块闸板平面贴合,沿中心轴转动来控制过流量,结构简单,启闭方便快捷,密封严密持久,闸板只承受来自活动闸板方向流体的静压,耐高温高压、无磨损、少故障、不锈蚀,实施中截流、节流并用。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单配剪阀固定闸板的正视图。
图2是单配剪阀圆形活动闸板的正视图。
图3是单配剪阀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4是双配剪阀固定闸板的正视图。
图5是双配剪阀活动闸板的正视图。
图6是双配剪阀出流法兰的正视图。
图7是双配剪阀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中1.螺孔 2.中心轴孔 3.过流孔 4.圆锥齿排 5.圆锥伞齿轮 6.阀杆 7.手轮 8.螺栓 9.副阀体 10.进流法兰 11.副阀体法兰 12.主阀体法兰 13.活动闸板 14.固定闸板 15.固定螺栓 16.光轴螺栓 17.主阀体 18.出流法兰 19.过流腔 20.双配出流法兰 21.法兰过流孔 22.配流孔
(五)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中,单配剪阀的固定闸板14与活动闸板13圆形平面有中心轴孔2。以中心轴孔2为中心,将两块闸板的平面等分成偶个扇形,凡不相邻的扇形内匀布位置对称、形状相同的过流孔3,孔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梯形、扇形、三角形及多边形。闸板的平面平直度高,固定闸板14周边有螺孔1,活动闸板13圆周上装有圆弧形的圆锥齿排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雅颂,未经吴雅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60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