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出租车计价器主件模块无效
申请号: | 97116363.4 | 申请日: | 199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82926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维华 |
主分类号: | G07B13/00 | 分类号: | G07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出租车 计价器 模块 | ||
一种新型出租车计价器主件模块,用于开发生产各种出租车计价器产品。
在已有的出租车计价器产品中,由于没有专用的IC电路控制元件,主板上的元件都是搭配工作的,构成产品的各种元件数量众多,配置复杂,结构繁琐,使计价器的成本较高、效率很低,既不便于运营功能的开发利用,也不便于生产、安装和维修,而且复杂的结构方式使产品质量的可靠性降低,极易引发各种故障,影响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计价器产品的使用功能和质量,降低成本,本人开发设计出一种新型出租车计价器主件模块。
该新型出租车计价器主件模块由一块控制板和一块VFD荧光显示屏组成。其中VFD荧光显示屏由一个元件组成;控制板由一片带有微处理器的专用IC电路、一个电源、一块存储芯片、一个串行外总线接口以及少量分立元件组成。
该主件模块控制板上带有微处理器的专用IC电路是专门为计价器开发设计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功能强、质量可靠的显著特点,只需一块芯片既可处理完成计价器的全部运营管理控制功能及部分存储功能;存储芯片为可选元件,用来存储运营数据;串行外总线接口用于联接计价器用IC卡、打印机、语音服务器、以及用于其它扩展功能;该串行外总线接口是可替代接口,其替代品可以是I2C接口,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串行信息传递接口。
该VFD荧光显示屏由一个完整的元件组成,用于显示计价器的设置功能参数和全部运营数据;显示屏与控制板为并列平贴的紧密结构,中间由固定支架联结,组成一个一体化的精简紧凑的主件模块;在控制板上,配置数个固定孔,用来将主件模块安装固定在相应的装配位置上。
该主件模块是计价器的核心部件,只要配上外壳、连线、传感器、空车牌和顶灯,就可组成一套完整的标准形式的出租车计价器;再通过串行外总线接口联接IC卡、打印机或语音服务器等辅助选配构件,就可以增加计价器的扩展功能,组成一台多功能的出租车计价器。
与传统的出租车计价器相比,计价器主件模块采用标准模块化的设计和制做工艺具有相当多的优点:
1、增强计价器产品的可靠性,提高产品质量。
2、有利于对计价器产品和功能的管理控制,实行规范化管理。
3、有利于产品的二次开发,有利于计价器功能的扩展与更新。
4、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
5、便于生产、安装与维修。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实施方案:
(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
示例1:VFD荧光显示屏
示例2:控制板
示例3:带有微处理器的专用IC电路
示例4:串行外总线接口
示例5:传感器
示例6:空车牌
示例7:顶灯
示例8:汽车电瓶
示例9:IC卡座
示例10:打印机
示例11:语音服务器
示例12:主件模块
图1是主件模块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主件模块结构侧视示意图。主件模块由一块控制板和一块VFD荧光显示屏组成。显示屏与控制板为并列平贴的紧密结构,中间由固定支架联结,组成一个一体化的精简紧凑的主件模块;在控制板上,配置数个固定孔,用来将主件模块安装固定在相应的装配位置上。
由于该主件模块控制板上带有微处理器的专用IC电路是专门为计价器开发设计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因而具有体积小、功能强、质量可靠的显著特点,作为典型实施方案的标准机型只需一块芯片既可处理完成计价器的全部运营管理控制功能及部分存储功能;以本发明主件模块为核心部件组成计价器后的整机全部IC元件总数只相当于普通计价器IC元件总数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从而可以彻底摆脱掉常规计价器庞大累赘的结构体积。在具体实施时,示例3带有微处理器的专用IC电路可以按图2-1的方式配置在控制板的正面位置;也可以按图2-2的方式配置在控制板的反面位置。
主件模块中的VFD荧光显示屏也是专为计价器而开发设计的一个完整的封装元件;可以显示计价器的设置功能参数和全部运营数据。相对于目前一般计价器所用的LED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或LCD液晶显示屏而言,VFD荧光显示屏无论是在可靠性、可视性、还是适应环境范围等各个方面均大大优于前二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维华,未经李维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63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