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虫啉和杀虫单的混配制剂无效
申请号: | 97116424.X | 申请日: | 199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211391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24 |
发明(设计)人: | 叶长东;廖克祥;何跃;许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润侬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42 | 分类号: | A01N4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虫啉 杀虫 配制 | ||
本发明涉及含有吡虫啉与杀虫单混配的杀虫剂,可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和鳞翅目害虫。
已经公布,吡虫啉(Imidacloprid)系一种硝基亚甲基化合物的新型超高效内吸性杀虫剂。1979年Soloway等发现杂环硝基亚甲基化合物的杀虫活性,1985年德国拜尔公司就合成了以吡虫啉为代表的这类化合物(EUP 192060),并在1990年的英国布来顿作物保护会议上首次介绍(Proc.Brighton Crop Prot.Conf.-Pests Dis.,Vol 1,1990)。吡虫啉是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的作用体,对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蓟马、粉虱等及其抗性品系有显著的效果;对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活性较低。吡虫啉的成本较高。
杀虫单系由贵州省化工研究所创制的杀虫剂,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沙蚕素的类似物,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和内吸传导作用,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如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我国南方水稻的主要害虫是刺吸式口器害虫稻飞虱和鳞翅目害虫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等,上述两种杀虫剂如单独施用均不能完全防治水稻害虫。
为克服上述不足,我们发现吡虫啉与杀虫单混配对防治水稻的主要害虫有增效作用,尤其对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三化螟、甘蔗绵蚜虫、柑桔潜叶蛾、蔬菜蚜虫等害虫效果显著。可用作水稻、甘蔗、果树、蔬菜等的杀虫剂,而且的使用成本低。未见国内外有该制剂的生产报道。
本发明提出的杀虫剂有效成份为吡虫啉和杀虫单,根据作物及其生长期的不同,两者混合比可在很宽的限度内改变,对水稻,吡虫啉和杀虫单的较佳比例(重量比)为1∶2到1∶90,最好是1∶10到1∶45。剂型有可湿性粉剂和可溶性粉剂,其有效成份含量为30~80%,最好是45~65%。
可湿性粉剂的填料可选用粘土、陶土、硅藻土、白碳黑、膨润土、滑石粉、凹凸棒土、砂、双飞粉、活性碳酸钙、活性白土、硫酸钡等的一种或多种,用量约占制剂总量的18~60%,最好是35~50%。
为提高可湿性粉剂的性能,可添加木质素磺酸纳或钙,羧甲基淀粉纳、羧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助剂,可单用或混合使用,用量约占制剂的2~15%。
为使吡虫啉分散均匀,先将其加工成母粉,或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作原料,然后再用通常的方法加工成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
吡虫啉3%、杀虫单57%、膨润土20%、木质素磺酸钙3%、凹凸棒土10%,其余加滑石粉制成可湿性粉剂。杀虫效果见表1。
实施例2
吡虫啉4%、杀虫单28%、十二烷基磺酸钠5%、活性碳酸钙10%,硅藻土20%、硫酸钡10%,其余加双飞粉加工成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杀虫单56%、膨润土10%、木质素磺酸钙1%、羧甲基纤维素1%、活性白土13%,其余加滑石粉制成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4
吡虫啉8%、杀虫单63%、羧甲基淀粉纳2%、活性白土13%,其余加双飞粉制成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5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杀虫单56%、膨润土10%、木质素磺酸钠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其余加粘土制成可湿性粉剂。杀虫效果见表2。
实施例6
吡虫啉3.2%、杀虫单50%、活性白土2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其余加粘土制成可湿性粉剂。制剂的毒力及共毒系数见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润侬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润侬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64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