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球等微子监测仪无效
申请号: | 97116497.5 | 申请日: | 199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99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2 |
发明(设计)人: | 沈存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存正 |
主分类号: | G01T1/00 | 分类号: | G01T1/00;G01V1/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文意 |
地址: | 741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球 监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地震的检测仪器。
地震预报是人类面临的一大课题,现有的物理学技术有如下几种,即1.钻孔法测量地应力;2.观测地电;3.探测大地电磁。以上三种方法,是目前探测地震信息传统的常规的手段。第一种方法是测量地应力,而要直接测量地应力是很困难的,一般采用在地壳中钻孔的方法,把测量元件埋入钻孔中,根据哈斯脱原理,测量地应力的变化,以作为分析地震信息的一种依据;第二种方法观测地电有两种技术方案:一是测自然电信号,即地电流的测量。地电流是一个不能直接测定的物理量。要把地电流吸取出来,用地面装置如电位差计或电流计、或毫伏计等作测定用,需要导电电极,导电电极必须埋入东西向,或者南北向的地下两点,相距上公里或几十米,技术条件也相当严格;二是测电阻率,同样要把电极埋入地下。而且这种方法要埋设三个电极,其中一个作公用电极,一般要深埋二米以下,才能观察电阻率的变化;第三种是观测大地电磁,这方面的技术由地震出版社1981年4月出版的《大地电磁测深》一书中所介绍的”SD-1型数字大地电磁测试仪,要在野外观测地磁的变化量以捕捉地震信息。以上技术,无非是地应力,地电,地磁在地震之前所表现出来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单凭这些信息作出准确的地震预报难度是很大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主要包含有天线、阳极、阴极、空心金属球、晶体粉、金属支柱和底座所组成的地球等微子监测仪,它不仅可以测出震前的等微子信号,而且通过对信号的处理后可以预报地震,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人所发现的一种等微子的物理特征,发明了一种观测等微子物理量与地震活动信息的地球等微子监测仪。地球等微子监测仪接收等微子的装置,无需埋入地下,也无需到野外观测,只要各点接收地球表面空间由于地震活动而辐射等微子的物理量,就可以判定地震发生的中心位量值,震级大小,地震的时间,以作出准确的地震预报。
等微子的物理特征之一是凡是有能量运动的任何物体,都含有等微子辐射。等微子的运动速度很快,任何物体都无法对其加以屏蔽,任何物体都不会对其产生反射。然而等微子的另一物理特征之一是在一些特定密度的物体中运行,都会被减速,减速后的等微子和反等微子会衰变为电子和负电子。大地震前的地光,就是正负电子在地表空间湮灭而转变为准光子所形成的。本发明就是根据等微子的上述物理特征而发明的。
因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地球等微子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天线、空心金属球主体;空心金属球主体的银质板和银质空心球连接构成的阳极;在空心金属球主体阳极下方的镁金属阴极;在空心金属球主体中的阳极和阴极之间及整个空间装填的晶体粉;空心金属球主体中的阳极和阴极分别由引出导线连接至记录仪和数据采集器;所述的空心金属球主体是由上、下两个双层金属半球相封固并同天线构成一体的金属支柱连接固定在底座上。
地球在大地震之前,震中部位由于地壳运动,所释放的能量是极其巨大的,而在此同时,伴随这巨大的能量,含有大量等微子释放出来,在地球表面一定的范围、空间,形成强大的等微子流。
本发明快速型等微子接收装置的阴极,是一块直径98-150mm,厚0.5-2mm之间的银板或黄金板,30-40个直径10-15mm的空心银质球焊接在银板或黄金板上,阴极厚为2-10mm,其直径为80-130mm之间的锌、镁、或镁铝合金。阳极和阴极之间相距20-60mm,中间装填氯化钠晶体60%-80%,石英晶体10-20和单晶硅晶体10-20%,混合后它们的粒度为每立米厘米8000-20000之间。快速接收等微子的结构装置封装在单层金属盒内。本发明也可以采用储能型等微子接收装置,它封装在双层球形金属球内。上述两种接收等微子的装置的阳极和阴极,其引线引出金属封装层与电脑数据处理系统和自动记录仪相连接。电脑数据处理系统主要是电脑数据采集记录、储存检索、打印软件。等微子接收装置实际上是等微子减速器,被减速的等微子衰为电子和负电子而成为电信号,由阳极或阴极引出,计量单位为等,符号为d。1d=1mV,1d=10md(毫等),1md=1000nd(毫微等)。
图1是本发明储能型等微子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快速型等微子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地球等微子监测仪的总体方块图。
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包含有:天线1、阳极14、阴极11、空心金属球主体2、金属支柱8、底座10和晶体粉所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存正,未经沈存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64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