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蚁防治诱饵剂无效
申请号: | 97116506.8 | 申请日: | 199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013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14 |
发明(设计)人: | 勝田纯郎;中山幸治;孙耘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耘芹;勝田纯郎;中山幸治 |
主分类号: | A01N25/34 | 分类号: | A01N2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蚁 防治 诱饵 | ||
本发明涉及对含有迟效性白蚁防治成分,特别是钼酸与钨酸的水溶性盐的白蚁防治诱饵剂及其制造方法的改良。
白蚁是一种分布广危害大的害虫,铁路枕木、房屋建筑、仓储物资、林木果树、田间作物都会遭到白蚁的侵食破坏。特别是对于水库与河川的堤坝,以及亚热带地区的树木带来的危害极为严重。
现在白蚁防治的主要方法是:预先在木材,或受害地区的土壤中施用杀虫剂或者是使用诱饵剂。后者是将诱饵让工蚁摄食后又带入巢内,而达到根治灭巢的目的。目前用得最多的是氯丹、灭蚁灵等有机氯杀虫剂和砷制剂。然而,这些杀虫成分在残留性、毒性、刺激性与环境污染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因此,高效、低毒、低污染的代替品种,例如:钼、钨化合物、低浓度的氟硅菊酯(Silafluofen)等被研究开发。
钼与钨对白蚁具有选择性毒性,与铬等金属相比较,具有很大的安全性,所以作为木材防虫剂具有实用价值。但水溶性的钼、钨化合物在单独使用时,因有效成分容易流失而影响了其防治效果。
因此,本发明人已将一种无机盐的水溶液加入到水溶性的钼酸以及钨酸碱金属盐的水溶液中,而发明了难溶于水的钼酸和钨酸无机盐用作防治白蚁用诱饵剂,申请并获得了专利(ZL 93118719.2)。此诱饵剂在室外使用也不会引起有效成分的流失而极大提高了实用性。但由于需将水溶性盐转化为难溶性盐,因此制造工序较为复杂而仍有改良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蚁防治用诱饵剂,它①在野外使用时既使下雨也能在土中保持原形,不变形,不崩解;②能有效地防止有效成分流失;③对白蚁无驱避作用,且白蚁嗜食;④具有迟效性,不但使摄食的白蚁致死,还能将整个巢一网打尽;⑤不必将水溶性的钼、钨化合物用特定的转化工序转化为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制造简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白蚁诱饵剂包含作为白蚁嗜食的引诱剂的基质及迟效性白蚁防治成分,其特征在于还含有占诱饵剂总重量4~30%重量的、耐水性的、对白蚁无驱避作用的高分子粘结剂。本发明的白蚁防治诱饵剂的制造方法,包含将白蚁嗜食的引诱剂基质粉碎,均匀混入迟效性白蚁防治成分,然后成型为所需的形状,其特征在于还有混入对白蚁无驱避作用的高分子粘结剂的步骤,并加热加压成形为所需的形状。
本发明使用的迟效性防治白蚁有效成分可例举钼化合物、钨化合物、灭蚁灵以及低浓度氟硅菊酯。
钼化合物、钨化合物如前所述是有效的白蚁防治成分,但其水溶性盐在野外使用时,因有效成分易溶水流失而影响了实用性。本发明使用对白蚁无驱避作用的热固性高分子粘结剂使诱饵剂固结,因而使得制造工程中易于处理,且药效又好的水溶性盐作为有效成分使用成为可能。
本发明使用的水溶性钼酸钠,钨酸钠的分子式如下,其后的数字为水中溶解度的文献值(g/100ml)。钼酸钠[Na2MoO4·2H2O;39.4(28℃)]钨酸钠[Na2WO4·2H2O;57.6(0℃)]
诱饵剂中钼酸钠与钨酸钠的含量不作特别规定,但钼、钨金属原子含量各以占诱饵剂总重量的1~10%重量百分比最为合适。此外,钼酸钠与钨酸钠的组成比例,从两者的效果叠加效应出发,钼与钨的组成比例以75~15∶25~85范围为佳。
灭蚁灵(Mirex,十二氯五环(3,3,2,02,6,03,9,07,10)葵烷)在诱饵剂中的重量比例一般约为占诱饵剂总重量的2%。由于是有机氯制剂,不免有污染环境问题存在。本发明使用对白蚁无驱避作用的热固性树酯在加热加压条件下使诱饵成型,因而防止了有效成分在使用时的流失,也对防止环境污染的扩散极为有利。在本发明的诱饵剂中,灭蚁灵的含量视设置目的、设置数目以及树酯添加量而变化,以占诱饵剂总重量的0.2-10%重量比范围为最适。
氟硅菊酯(Silafluofen,4-乙氧苯基[3-(4-氟-3-苯氧苯基)丙基]二甲基硅烷)对白蚁显示出很高的杀灭效果。在作为白蚁防治剂撒药时,最适浓度为占诱饵剂总重量的0.05-0.2%重量比。如果诱饵剂中使用如此高的浓度,白蚁来不及将诱饵剂带回巢内作群体传递前就死亡。因此,本发明的诱饵剂以占诱饵剂总重量的0.0001-0.01%重量比的低浓度为最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耘芹;勝田纯郎;中山幸治,未经孙耘芹;勝田纯郎;中山幸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65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两种不同镍锍中湿法冶金回收镍的方法
- 下一篇:定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