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独立准直器在适形放疗中的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7116545.9 申请日: 1997-09-17
公开(公告)号: CN1178711A 公开(公告)日: 1998-04-15
发明(设计)人: 戴建荣;胡逸民 申请(专利权)人: 戴建荣;胡逸民
主分类号: A61N5/10 分类号: A61N5/10
代理公司: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杨厚
地址: 100021 北京市朝阳***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独立 准直器 放疗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肿瘤适形放疗的新方法。

适形放疗(Conformal Radiotherapy、简称CR)是指射线照射形成的剂量分布适合靶区形状,从而可以减少周围正常组织所受到的损伤、增加肿瘤受照剂量、达到提高治疗增益比的目的。CR的概念始于60年代,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照射得到的剂量分布经常不能适合靶区形状。自80年代初期,CR技术开始在发达国家临床应用,由于经济实力所限,我国至今尚无医院开展此项技术。从理论上讲,实施CR的任何一种方法必须能够调整射野形状使其适合靶区在射野方向的投影形状,并能调节射野内的射线强度分布。目前临床实施的CR方法归纳起来有四类:其一是射束修整器(Beam Modifier),它包括挡块、楔形板和补偿器。挡块可以遮挡部分区域的射线,构成与靶区投影形状重合的不规则射野。楔形板只能使射线强度分布成斜坡状,因而其调强能力有限。补偿器通过改变射线透过率,可得到任意形状的强度分布。该方法的严重缺陷是制做费时、摆位困难。因为每个射野形状相异,所需强度分布亦不尽相同,需为每个射野特制挡块和补偿器,并且每次摆位时,操作人员必须搬动这些笨重的物件。其二是断层治疗(Tomotherapy),其典型代表是Peacock公司的NOMOS系统,其中包括名为Mimic的附加准直器。Mimic由40对开关位叶片构成。计算机控制叶片的开关状态,可以形成宽度为2或4cm,长度方向为任意形状的窄条野。如果靶区沿垂直床纵向运动方向划分为2或4cm宽的薄层,则Mimic首先对准第一个薄层,设置叶片的开关状态,使窄条野形状与薄层靶区投影形状一致。如果在射线照射过程中改变叶片的开关状态,就可调整此叶片对应的射野区域的照射时间,即调整它的强度。完成一个薄层照射后,工作人员进机房移床2或4cm,Mimic对准下一个薄层照射。这样,Mimic依次完成每个靶区薄层的适形治疗。该方法的优点是将工作人员从制做、搬动挡块和补偿器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其缺点是治疗时间长达30分钟,并且由于床步进运动的误差,可能造成薄层相邻区受到超剂量或欠剂量照射。其三是多叶准直器(MultileafCollimator,简称MLC),它由多对叶片(20-40对)构成,叶片在等中心平面投影宽度不小于1cm。每个叶片由单独的电机驱动,因此如果用计算机控制每个叶片的位置,即可形成适合靶区形状的不规则台阶状照射野。如果采用分片技术(Segmentaltechnique)或动态技术(Dynamic technique)在照射过程中调整叶片位置,射野内任意点照射强度与其未被叶片遮挡的时间成正比,达到调强的目的。MLC具有NOMOS系统的优点,并可缩短治疗时间至数分钟,故成为实施适形放疗的主要方法。其缺点是MLC加工精度高,计算机控制复杂,我国尚无此项技术问世;价格昂贵(约30万美元),国内大多数医院购买有困难;叶片间有漏射线,形成的射野半影大。其四是窄束扫描(Scanning Beam),典型代表是Scanditronix MM50回旋加速器。它不同于常规加速器,其加速电子被引出打靶产生窄束X线,窄束方向由磁场控制电子束出射方向来确定。窄束扫描靶区,区域内任意点射线强度与扫描束驻留时间成正比。MM50不仅可以做X线调强,且可调整射线能量以及做电子线调强。其优点显而易见,但由于价格极其昂贵(约800万美元),至今全世界仅有不足十家放疗中心应用。

当今医用直线加速器准直器系统的标准配置是独立准直器(Independant Collimator,简称IC),它由两对叶片构成,四个电机分别单独驱动每个叶片,可形成中心偏移准直器轴线的矩形野。两对叶片至少有一对叶片可从已侧最大开口位置,越过准直器轴线达到对侧约10cm,另一对叶片可从最大开口位置到准直器轴线或者亦可达到对侧(图1)。IC已用于偏轴野及动态楔形野放疗,但未见用于适形放疗的报道。

本发明之目的是利用IC各叶片独立运动特点,通过治疗计划系统采用断层或分区方式设计准直器叶片运动轨迹、准直器旋转角度、照射时间等治疗参数,并通过计算机控制形成适合靶区形状的窄条野组及调整射线强度分布来实施适形放疗。

本发明的内容与要点包含:

1.断层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建荣;胡逸民,未经戴建荣;胡逸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65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