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色素在制备治疗肺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97116708.7 | 申请日: | 199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07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刘根;王振营;高海志;高宏科;李宝芹;马青平;许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绿色工业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韬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色 制备 治疗 肺炎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茶色素的药物新用途,具体涉及茶色素在制备治疗肺炎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中药领域。
茶色素是从茶叶中提取的植物天然色素,是茶多酚中儿茶素经过氧化而成的一种活性色素复合物。茶色素由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组成。对于茶色素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CN1074618A公开了茶色素及其生产方法。该生产过程为,茶叶经煎煮取汁,碱化,浓缩,酸化,加入乙醇回流,乙醇回流液再碱化得到茶色素结晶品,经真空干燥,即得到该茶色素。用该方法制得的茶色素中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三者有恒定的比例,可作为药用。对于茶色素的药用价值报道可以概括为降低血液粘滞度、降血脂、降胆固醇、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见有关茶色素用于治疗肺炎的报道。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茶色素的一种新制药用途,即茶色素在制备治疗肺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病,特别是小儿肺炎的发病率更高。肺炎属于感染性疾病,与病原菌的感染有关,目前认识到肺炎的发病,特别是小儿肺炎的发病与自由基参与肺炎的病理生理机制密切相关。本发明的茶色素用于治疗肺炎,特别是小儿肺炎,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茶色素的提取方法可以按照已知的提取工艺进行提取,优选是按照下述方法提取的茶色素:
(1)、将茶叶按1∶15-30倍比例加水后,经一次或一次以上的煎煮取汁,煎出液用在水溶液中能产生OH-离子的化合物进行碱化,调节PH8-10,然后在小于70℃下加热浓缩该碱化液至原体积量的1/4-1/10,得浓缩液;(2)浓缩液用酸调至PH3-6,酸化液加入乙醇1-10体积倍量。回流0.5-2小时,得醇回流液;(3)醇回流液用在水溶液能产生OH-离子的化合物调节PH7-10,沉淀后过滤,得茶色素结晶,茶色素结晶经真空干燥,即得茶色素产品。
本发明的茶色素是一种药物活性成分,按照常规的制剂工艺,可以以茶色素为主要活性组份,加入常规的赋性剂、调味剂、崩解剂、降腐剂、润滑剂、湿润剂、粘合剂、溶剂、增稠剂、增溶剂等药物辅料,制成任何一种适合于临床上使用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体制剂、注射剂等。
由于本发明首次公开了茶色素治疗肺炎,特别是小儿肺炎的药用作用,因此,将茶色素单独或与其他活性组份或辅料配合制成药剂,只要是该药剂用于治疗肺炎,特别是小儿肺炎,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茶色素在制成任何一种剂型时,均具有治疗肺炎,特别是小儿肺炎的作用。任何药剂,如果其组份中含有茶色素或仅以茶色素单一成分制备成药,在其包装或说明书等标识上或者在其他任何宣传品上只要注明或提示具有治疗肺炎,特别是小儿肺炎的作用,则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茶色素是来源于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茶叶。因此,也可以将茶色素制成保健食品或保健药品。将茶色素制成的保健食品或保健药品,如果在其包装或说明书等标识上注明或提示有治疗肺炎,特别是小儿肺炎的作用,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配方
茶色素 125克
药用淀粉 875克
将上述组份入搅拌机,充分搅拌混匀,用胶囊机装胶囊,每粒装填1克,制得茶色素胶囊1000粒,每粒胶囊含茶色素125毫克。
实施例2
茶色素 250克
蒸馏水 2000毫克
甜菊甙 1克
将茶色素溶于蒸馏水中,充分混匀,加入甜菊甙,再次搅拌混匀,用罐装机装入玻璃瓶中,每瓶装10毫升,灭菌,制得茶色素口服液。
实验例 茶色素治疗小儿肺炎80例临床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1996年10月至1997年3月间收治的3~12岁小儿支气管肺炎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全部病例均根据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干、湿性罗音,X线检查提示肺部炎性改变而确诊。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入院前病程、病性轻重方面均有可比性(P>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绿色工业集团公司,未经江西省绿色工业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67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