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挂锁解扣的新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7116796.6 | 申请日: | 199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209496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03 |
发明(设计)人: | 尤俊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俊德 |
主分类号: | E05B37/12 | 分类号: | E05B37/12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景曾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锁 结构 | ||
1.一种挂锁解扣的新结构,包括有一锁体(10)及一个圈绕体(20),在锁体(10)上设有一锁孔(105),以供圈绕体(20)的第一端插合,其特征在于:在锁体(10)的下面设有一密码设定机构(12),一连动装置(13)装设在锁体(10)内并受密码设定机构(12)操控,一锁扣开关(14)位于锁孔(105)的下方,并受连动装置(13)滑动而产生位移,从而对圈绕体(20)第一端进行锁扣或释放;圈绕体(20)的第二端的端头插设在锁体(10)预定插孔内,且该第二端的端头与连动装置(13)衔接,能牵动连动装置(13),使连动装置(13)运动产生滑移作用的锁扣开关位移,让圈绕体(20)的第一端失去嵌卡而脱离锁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锁解扣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装设在锁体(10)底部的密码设定机构(12)是由预定数的号码轮构成,各号码轮组接有一内轮(122),内轮(122)设有一卡槽(125),各内轮(122)的外周同时与呈片体的连动装置(13)各套口(131)配合,各套口(131)设有一卡体(132),通过转动号码轮传动内轮(122),再由内轮(122)的外周带动连动装置(13)产生左右移动,使连动装置第一边拨动锁扣开关(14),使圈绕体(20)的第一端失去连动装置的嵌卡力而呈开锁状态,并有一弹性体(137)位于连动装置(13)与锁体(10)之间,使连动装置(13)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锁解扣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连动装置(13)与锁扣开关(14)之间设置一动力传动件(15),该动力传动件(15)是转动连接在锁体(10)上,使连动装置(13)反向传动动力给锁扣开关(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锁解扣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锁扣开关(14)为L形片体,其侧板(142)与锁体(10)之间设有一弹簧(143),且侧板(142)与连动装置(13)配合,在锁扣开关(14)的适当位置设有一嵌孔(141),在圈绕体(20)第一端设有一颈部(22),利用嵌孔(141)的孔边卡定圈绕体第一端的颈部(22),实现锁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锁解扣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连动装置(13)的第二边设有一挡体(133),而圈绕体(20)的第二端设有一滑套(23),滑套(23)的端头与连动装置(13)的挡体(133)嵌合,使滑套(23)端头滑移到挡体(133)内侧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锁解扣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锁体锁孔(105)埋设有一弹力发射体(16),使在圈绕体第一端失去嵌卡作用时,通过弹力发射体(16)的弹力,而将圈绕体第一端弹出锁体(10)外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锁解扣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锁体(10)是由左右各半的锁壳组成,其中一半边锁体设有预定数定位板(102)能固定密码设定机构(12)、连动装置(13)、锁扣开关(14),并形成一个容室以置纳弹力发射体(16);其中有一个定位板与连动装置挡体(133)的内面构成一滑移空间,以限定圈绕体第二端的端顶在该滑移空间内滑动,并受挡体(133)而止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锁解扣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圈绕体(20)为一挠性金属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锁解扣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弹力发射体(16)是由一金属圆柱(161)及一弹体(162)组成,在金属圆柱的底部设有凹埠(163)能容置弹体(162),而弹体(162)的另一端顶在锁体(10)的中间块体上,并且金属圆柱(161)的上段外径小于下段外径,使锁体(10)延伸形成的锁孔(105)下段孔容室(108)的顶部边缘限制金属圆柱(161)在锁孔(105)内伸缩。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锁解扣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动力传动件(15)设有一个孔可套接在锁体轴(110)上,其一侧设有转杆(151),另一侧设有拨杆(1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俊德,未经尤俊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67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国古代宝剑热处理技术
- 下一篇:疥癣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