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体工学安全真空抽血针筒无效
申请号: | 97116903.9 | 申请日: | 1997-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06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隆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隆雄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工学 安全 真空 抽血 针筒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人体工学安全真空抽血针筒,尤指一种特别适合医检人员抽血工作用的安全真空抽血针筒,能提供医检人员在抽血工作上的便利性以及安全性。
众所周知,藉血液的检验可以检测出患者的许多疾病,如糖尿病、肝炎、梅毒及爱滋病等。然而疾病如肝炎、梅毒及爱滋病都可经由血液途径传染,肝炎、梅毒等目前都还能治愈,但是号称世纪末病毒的爱滋病则目前尚在研究中,仍是一种绝症。因此,对医检人员而言,抽血工作在安全上实是一项的重大心理负担,处理时稍一不慎受感染的针头刺到即可能致病。
常用的抽血针筒的针头在使用后,医检人员必须将针盖盖回针头上然后丢弃,以避免感染的针头(可能有病菌或病毒)伤害其它人员如废物处理人员等,然而此将针盖盖回针头的动作,稍不小心,例如没有对准,则可能刺到医检人员的手指头,非常危险。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工学安全真空抽血针筒,其在使用后针头可被后拉到针筒内封闭,而完全消除上述将针盖盖回针头的危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人体工学安全真空抽血针筒,其针头设在针筒的偏心靠边处,因此较符合人体工学,易于抽血,而且其试管是藉由真空自动吸入血液以提供相当的便利性。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体工学安全真空抽血针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针筒,其顶端设有一偏心靠边的入口管,针筒内壁靠近底端处设有向内的凸缘,针筒内壁设有二导轨,且针筒底端结合一底盖;
一针头部,其包括一具有二针尖的针头、一纺锤形针体及一上细下粗的异径管,该纺锤形针体固定包围在该针头中央处,纺锤形针体上套合一针盖以将其上的针尖密闭,纺锤形针体嵌合的该异径管的细部内,而该细部嵌合在上述针筒的入口管内,异径管的粗部的外径略小于针筒的内径,异径管底端设向内的齿环;
一连结体,是皿管状,皿管上端设向外的齿环,以便使用时能与上述异径管的内齿环互相卡合,皿管底端设有向外的凸缘,凸缘设有位置对应于上述针筒内壁二导轨的二凹沟,且皿管底面下设有数个连翼与以下所述的试管的管塞上端相连;及
一试管,其内呈真空,其由一管塞塞住顶部开口,管塞设有一向下的凹口;
因此在藉由真空完成抽血后,将试管后拉使得试管前端的连结体的外齿环与上述异径管的内齿环互相卡合,而带动针头部下移,此时针头的下针尖亦离开试管内,之后续拉试管使得连结体底端的外凸缘卡于针筒筒壁的内凸缘处,此时将装有血液的试管转动,则上述连翼将断掉,而使针头部完全处于针筒内,再将上述针盖及底盖分别后向塞入针筒的顶端和底端的入口内,则能将针头毁损及安全密封于针筒内。
本发明还可进一步于异径管的下端粗部的管壁设有缺口,以便增加该粗部的径向弹性;且将管塞的凹口的横剖面设呈半月形,以方便抽血时针头的下针尖穿过插入试管内;另在试管的管壁一侧设有凸块,以便当试管置于桌面上时,对试管的滚动提供适当的阻力。
本发明所提供的人体工学安全真空抽血针筒,特别适合医检人员抽血工作时使用,其在使用后针头是被后拉到针筒内封闭,完全消除现有针筒的将针盖盖回针头的危险,且其针头是设在针筒的偏心靠边处,因此较符合人体工学,易于抽血,另外其试管是籍由真空自动吸入血液,可以提供相当的使用便利性,故本发明特能提供医检人员在抽血工作上的便利性以及安全性。
以下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更详细说明本发明,以便对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特征、功效有更具体的了解。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垂直剖视图,其表示使用前的状态;
图2:是沿图1中A-A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垂直剖视图,其表示使用中的状态,此时正在抽血中;
图4:是本发明的垂直剖视图,其表示使用后的第一状态,此时针头部及试管正被后拉中;
图5:是本发明的垂直剖视图,其表示使用后的第二状态,此时试管已与针头部及针筒分离;
图6:是本发明的针头部的异径管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垂直剖视图,其表示使用后的第三状态,此时针头已被毁损并安全封闭于针筒内。
附图中标号参照:
1 针筒 2 底盖
3 针头部 4 连结体
5 试管 6 血液
11 入口管 12 内凸缘
31 针头 32 纺锤形针体
33 异径管 34 针盖
41 外齿环 42 凸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隆雄,未经陈隆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69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二极管激光器抽运的固体激光增益模块
- 下一篇:用于炼钢脱氧的硅钡镁铁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