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有效
申请号: | 97117574.8 | 申请日: | 1997-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69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吴熴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槽 连接器 端子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强度高、无须特殊工具便能够一次完成组装的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
连接器的端子种类繁多,在不同连接器中有不同的设计,以便与所属连接器有效搭配,达到电接触可靠的效果。而现有技术的任何一种端子除具有用于与对接连接器端子接触的接触部以及用于与电路板插接焊固的焊接部外,都具有用于与连接器绝缘壳体卡合固定的干涉部。由于现有技术的端子均以干涉配合方式组装,因此端子干涉部的设计制作要求高,并且在装配时必须借助特殊工具来避免组装时端子变形,因此给制造带来不便。另有一些端子为L构形,其在接触部与焊接部互为弯折,由于组装于连接器后无需再进行弯折,因此端子的干涉部设计较为简单,并且不必考虑组装后需再弯折的问题。这种端子完成制作后可直接组装于连接器,无需有其它加工步骤,制作比较简单,但是组装时仍须用特殊工具辅助。相关设计可参考美国专利第4,842,554、5,221,212、5,267,882、5,295,843、5,017,156号,及台湾专利申请第81110335、81217896、82101300、84104611号。
现有技术的端子在装配时必须借助特殊工具配合组装,有些端子干涉部的设计制造要求高,制作不易,有些端子(L构形端子)因端子所在位置不同,生产制作时需采用数套不同模具,因此,制作成本高,工时长,批量生产时的经济效益较差,有待改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该端子组件先将端子组装在一座体上,再与连接器绝缘壳体组装,因此无须特殊工具即可实现与绝缘壳体的结合。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一种插槽连接器端子组件,将一体的多个端子组装于具有对接面与插接面的绝缘壳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一端子组,其中每一端子都有互呈约九十度的接触部与焊接部,并且所述接触部的接触面与焊接部共平面;结合座,在其相对两侧设置具有成排阶状凸条的定位槽,以将端子的每一接触部露出并收容部分焊接部;容置槽,设置于插槽连接器的绝缘壳体上,并在预定位置与所述绝缘壳体的对接面贯通,用于收容所述结合座并使端子接触部露出;和卡合装置,设置于结合与容置槽之间,用于将两者结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端子组件的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绝缘壳体,具有对接面及插接面,在所述对接面上凸设有一端子收容室,所述插接面与所述对接面之间设有与所述端子收容室相通的容置槽,并且由所述对接面与所述端子收容室共同界定至少一插接空间;其中所述端子的接触部部分地容设于所述端子收容室内;遮蔽构件,其为包覆于绝缘壳体周边的金属板,且其对应于绝缘壳体插接空间开设一插接开口。
本发明装置的优点在于,其无须特殊工具即可完成组装,且其制造简便,组装快捷方便,端子结构强度高,接触可靠,且降低制造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发明端子组件组装于插槽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中将端子组件组装于结合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端子组件组装于结合座的后视立体分解图;
图4、5和6为本发明端子组件组装步骤分解图和组装图。
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端子组件组装于插槽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该组件包括:一绝缘壳体1、端子组件2、遮蔽构件3及抵止装置4等,其中绝缘壳体1大体上为一直立式长方体,其一侧为对接面10,与对接面10底部相邻的是一插接面11,在对接面10上凸设有端子收容室12,在该收容室12上设有左右对称的三排收容孔121。并且,由对接面10与端子收容室12共同界定出可供对接连接器(图中未示出)插接的插接空间13。此外,与对接面10相邻的两面的底面及中央的端缘,设有包括L形导座150及凸形导座151的导引抵止体,可引导遮蔽构件3顺利地与绝缘壳体1组合,并且其中凸形导座151还具有制止遮蔽构件组装时超过预定范围(图5所示)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75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遮蔽装置
- 下一篇:充电器和充电器自动调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