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水稻真菌病害的农药无效
申请号: | 97118763.0 | 申请日: | 1997-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13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03 |
发明(设计)人: | 琚祥发;严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嘉日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653 | 分类号: | A01N43/653;//;63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其霞 |
地址: | 23147***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水稻 真菌 病害 农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确切地说是一种防治水稻真菌病害的农药。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最大,但水稻生长过程中的真菌性病害诸如稻瘟病、纹枯病、叶尖枯病、胡麻斑病、云形病、叶黑粉病、谷枯病等,都影响水稻的产量,其中稻瘟病、纹枯病和叶尖枯病等真菌性病害,尤其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严重时可减产40~50%。目前已有的农药只能防治单一的水稻病害,如三环唑防治稻瘟病,井冈霉素只能防治纹枯病,无法综合防治真菌病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综合防治水稻的真菌病害,使粮食增产且工艺简单的防治水稻真菌病害的农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是将数味原药中加助剂和填料进行混合、粉碎、捕集、再混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数味原药是三环唑、三唑酮和井冈霉素,助剂是木钠、NNO,填料是十二烷基硫酸钠、白炭黑和硅藻土,所述的原药、助剂和填料的配比为:
三环唑 4~14%
三唑酮 2~10%
井冈霉素 0.5~5%
木钠 4~8%
NNO 2~6%
十二烷基硫酸钠 0.2~0.9%
白炭黑 2~7%
硅藻土 85.3~49.1%。
将三种原药、两种助剂和三种填料置入混合机中进行搅拌,使其混匀,通过圆盘定量加料器将物料均匀、连续地加入超细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经分级机将合格的细料抽入旋风分离器进行一级捕集的物料送入布袋除尘器进行二级捕集。最后将经一、二级捕集的物料送入无重力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即得产品,经质检后包装出售。
本发明的优点是集目前最优秀的水稻杀菌剂作用特点于一体,不仅对水稻各种真菌病害有防治特效且内吸性强,持效期长,还具有延长功能叶寿命,防早衰和刺激增产作用,一般能增产20%以上。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工艺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1:
将4克三环唑,2克三唑酮,0.5克井冈霉素中加入4克木钠、2克NNO、0.2克十二烷基硫酸钠、2克白炭黑和85.3克硅藻土,置入混合机中进行搅拌,使其混匀。通过圆盘定量加料器将物料均匀、连续地加入超细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经分级机将合格的细料抽入旋风分离器进行一级捕集,再入布袋除尘器进行二级捕集。最后将经一、二级捕集的物料送入无重力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即得产品,经质检后包装出售。
使用时,防治苗瘟在3~4叶期,防治叶瘟在发病初期,防治穗瘟和后期其它病害在破口期用药。用量是每亩用100克对水50~60公斤后进行喷雾。第二次用药需隔7~10天。使用时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还要注意尽量不要在正午施药,施药后,必须使用肥皂水清洗暴露部分以免中毒。
实施例2:
将14克三环唑,10克三唑酮,5克井冈霉素中加入8克木钠、6克NNO、0.9克十二烷基硫酸钠、7克白炭黑和49.1克硅藻土,置入混合机中进行搅拌,使其混匀。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将8克三环唑,6克三唑酮,2克井冈霉素中加入6克木钠、4克NNO、0.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5克白炭黑和68.5克硅藻土,置入混合机中进行搅拌,使其混匀。其它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嘉日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嘉日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8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
- 下一篇:处理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