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体式空心锭杆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18852.1 | 申请日: | 1997-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215769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05 |
发明(设计)人: | 董荣贵;吴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天信弹力丝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7/04 | 分类号: | D01H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空心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纺制包缠丝(线)用的锭子中的空心锭杆的生产方法。
空心锭杆随包缠丝同时出现,最具代表性的如意大利曼尼加图空心锭杆,孔内壁光滑,具有一定刚性与韧性,这空心锭杆与配套的压盖、底座、轴承、吸振圈、套管等组装成的锭子,适于包缠机高速、减振、散热的需要。经检索,尚未发现有该空心锭杆生产方法的报导。
包缠机近年才为我国纺织界注目,空心定杆的研制、试产正在开始。目前多采用一体式的轴向打内孔,外园车制方法未完成。这种锭杆的材质同一的方法,既造成较大的原料浪费,又不能满足各段对刚性和韧性的不同要求,且给加工带来极大困难:包缠机锭杆的总长度约350mm,在如此长杆中心钻一同样长度的、内孔Φ3-4mm、内壁光滑的小深孔,极非易事。有选用碳素钢整体拉制的方法制作的,则就其材质而言,韧性差不符合包缠机锭子向双弹性支承的发展趋势。
本发明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一种分体式的空心锭杆的制作方法,用本法制得的锭杆能满足各段不同的刚性与韧性要求,孔内壁光滑,易加工,用其装配成的锭子适于包缠机高速、减振、散热的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它分为上锭杆、皮带轮、下锭杆三体,上锭杆选用合金结构钢拉制,皮带轮选用优质碳素钢经车制外园、钻和挤压内孔制得,下锭杆选用合金结构钢经钻制和打光内孔、车制外园和热处理制得,空心锭杆整体再由上述三体静配而成。
本发明的完善措施是;上锭杆选用20铬钼钢园钢,经内孔拉制、落料、外园车制、铣加工、磨加工、电镀、再磨加工而成;皮带轮选用45号钢园钢经落料、车外园、钻和挤压内孔,再电镀而成;下锭杆选用65锰钢线材,经落料、钻和修光内孔、车外园、热处理、磨加工而成;空心锭杆整体由上述三体静配合后,再经磨外园、动平校正而成。
图1为本发明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2为分体式空心锭杆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予以详述:上锭杆2选用20铬钼钢园钢,按模拉制成外径Φ12.7(单位mm,下同),内孔Φ4(下端一小段的孔径为8,以满足下锭杆静配插入的需要)的直管,落料长度230,再经车制、铣加工出顶端的锁扣卡槽1和中部的卡环槽,磨加工、电镀、再磨加工而成。皮带轮3可选用普通钢园钢制作,落料长度55,车制成外径Φ25,钻制和挤压内孔Φ12.7的管形,再电镀即成。下锭杆4选用65锰钢线材,落料长115,车制成外径8,钻制内孔Φ3的管形,再经内孔打光,热处理、磨加工即成。再将上述三体依据热张冷缩原理,下锭杆4插入在上锭杆2内,皮带轮3居中进行静配。装毕后进行磨外园、动平校正,用磨床加工处理装配误差结累即成。需说明的是采用其它合金结构钢制作上锭杆和采用其它优质碳素钢制作皮带轮或采用其它合金结构钢制作下锭杆也是可以的,只是哪种钢材的材质性能更合适,成本更低或加工更易些的问题,这是同行熟知的,恕不一一列举。
应该说,皮带轮3也可用合金结构钢外园车制,内孔钻制、打光的方法制作,但这样做材料成本高。现代化机床多功能,上述工序可联合工艺解决,这是一种新情况,顺便提及。
本发明采用分体式分段制作,静配而成,加工容易,精度高,成本低,用本锭杆装配成的锭子能满足包缠机高速、减振、散热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天信弹力丝绸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天信弹力丝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88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