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草改性剂及制法无效
申请号: | 97118990.0 | 申请日: | 199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214887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28 |
发明(设计)人: | 刘运德;胡国武;宋士伟;齐新;徐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运德;胡国武;宋士伟;齐新;徐骊 |
主分类号: | A24B15/28 | 分类号: | A24B15/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慰明 |
地址: | 30019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草 改性 制法 | ||
本发明是涉及烟草燃吸时降低有害成分,并将部分成分转化为对人体有益物质的一种添加剂制品以及制备它的方法。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吸烟会导致癌症发病率的上升,还容易引起支气管炎、心肌梗塞、血栓症、体内维生素C降解、头痛、咽炎等各种疾病的发生,严重损害人体健康。这种损害、不仅只是吸烟者本人、而且还危及周围的人、污染环境,可说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了保障国民身体健康,虽然世界各国不断开展禁烟活动,但由于吸烟是一种难以改掉的顽固习惯,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压力的加重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给很多人精神上带来压力,人们通过吸烟来缓解紧张的情绪,或作为一种社交手段而被采用。这种需要,是很难用戒烟药、戒烟茶、戒烟糖之类制品,进行强制性戒烟所能奏效的,甚至有时会适得其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还没有一种较好的制品,添加在烟草中,既可按现状抽吸香烟,燃吸时又能降低其中的有害成分,还可将部分成分转化为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燃吸时可降低烟草中的有害成本,并将部分成分转化为对人体有益物质的烟草改性剂产品以及制取它的方法。
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目的。烟草改性剂的构成成分及按重量%的用量为:
抗坏血酸或其盐类 20.0~28.0 柠檬酸 1.0~3.0
苹果酸 0.1~0.5 乳酸 0.2~0.6
谷安酸 2.0~2.5 硼酸 2.5~5.0
油酸 0.3~0.6 亚麻酸 0.5~2.0
硬脂酸 12.0~17.0 麦芽糖 9.0~14.0
糊精 1.0~2.0 卵磷脂 12.0~~16.0
薄荷脂 0.6~1.2 天然香草精0.5~1.0
硝酸钾 3.8~4.4 雏菊粉 12.0~18.0
甘草粉 1.5~3.0 枸杞粉 0.4~1.6
灵芝粉 0.2~0.6 灵芝孢子粉 0.2~0.6
银耳粉 0.5~1.0 小竹粉 0.2~0.3
西洋参粉 1.0~3.0。
可按下述方法、步骤制取烟草改性剂:
a/按配方需要计量各成分,备用;
b/混合粗粉类成分:先将粗粉类成分抗坏血酸或其盐类、柠檬酸、苹果酸、谷氨酸、硼酸、油酸、亚麻酸、硬脂酸、麦芽糖、糊精、薄荷脂、天然香草精、硝酸钾、雏菊粉、甘草粉、枸杞粉、灵芝粉、灵芝孢子粉、银耳粉、小竹粉、西洋参粉混合好;
c /加入液体成分,在混合好的粗粉成分中加入液体成分,乳酸,卵磷脂;
d/干燥处理,置干燥器中,在50℃~60℃,干燥48小时;
e/细化处理,将干燥后的用料研磨成100目左右细粉;
f/将粉碎后的细粉混合均匀,再经喷雾状干燥后,制得烟草改性剂制品;
g/分装保存。
配方中所用的原料,除雏菊粉、甘草粉、枸杞粉、灵芝粉,灵芝孢子粉、银耳粉、小竹粉、西洋参粉、需购置粗品按一般方法先干燥、粉碎加工成粉外、其它均直接采用市售制品。
本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本产品在充分保证原烟草燃烧效果的基础上,经油酸、柠檬酸、硼酸、硬脂酸等吸附、固定尼古丁,再经抗坏血酸的还原作用,使尼古丁及焦油等有害成分锐减;经检测,使用本品后可降低尼古丁77%、焦油79%、芘68%并可转化为对入体有益的尼古丁酸,改善烟草的品质,使香烟的口感变得柔和、自然清爽,有芳香气味,还可除去吸烟者口腔中的异臭味,缓解对呼吸道和口腔粘膜的刺激作用;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有益健康。
结合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的内容作进一步详述。
烟草改性剂为淡黄色粉末制品,因其中有雏菊粉、糊精之类,使用时具有较好的附着性,一种方式是将它混人制好的烟草中,搅拌均匀,让其粘附在烟丝上,供制作各种卷烟用;另种方式,是将它粘附或吸在卷烟的前端、撒、按压在烟斗中烟草的表面,均能达到上述的效果。
烟草改性剂中诸成分的主要性能、作用:
1、抗坏血酸或其盐类具有还原性,有使尼古丁、焦油及其它有害成分锐减和缓和烟草刺激性味道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运德;胡国武;宋士伟;齐新;徐骊,未经刘运德;胡国武;宋士伟;齐新;徐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89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健蔬菜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柠檬酸酯浓缩物及配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