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及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119239.1 | 申请日: | 199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31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田所智明;鸟井清文;中村利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C7/02 | 分类号: | H01C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敬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系数 热敏电阻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作为热风取暖器、加湿器及吸入器等加热器热源用的具有梳齿状电极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及正温度系热敏电阻装置。
作为已有技术,如有实公昭58-50632号中描述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下面,参照图7~图9说明这类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在具有正电阻温度特性的板状热敏电阻元件体2的相对的一对侧面形成有第一侧面电极3和及第二侧面电极4,在热敏电阻元件体2的两个表面各自通过上述第一及第二侧面电极3、4形成有预定间隔的梳齿状的第一梳齿状电极5a、5b及第二梳齿状电极6a、6b。
如图9所示,上述第一梳齿状电极5a、5b及第二梳齿状电极6a、6b的各自梳齿部,配置得使形成于热敏电阻元件体2上表面的第一梳齿状电极5a和形成于下表面的第一梳齿状电极5b相互相对夹着热敏电阻元件体2,同样,第二梳齿状电极6a及6b也相互相对相夹着热敏电阻元件体2。
上述结构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的第一梳齿状电极5a、5b与第二梳齿状电极6a、6b间,一旦施加电压,则在上表面的第一及第二梳齿状电极5a、5b间及下表面第一及第二梳齿状电极5b、6b间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发热。进而,在热敏电阻元件体2的斜厚方向上在相对的第一及第二梳齿状电极5a、6b间及5b、6a间发热。
作为另一已有技术例子,如有实公昭55-53108号中描述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下面参照图10对其加以说明。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a,在其板状热敏电阻元件体2的两个平面上形成一对相对的第一梳齿状电极5a、5b及第二梳齿状电极6a、6b。
将构成热敏电阻元件体2厚度方向上相对电极的电极,即第一梳齿状电极5a和第二梳齿状电极6b,及第一梳齿状电极5b和第二梳齿状电极6a,在热敏电阻元件体2斜厚方向上相互错开分别设置第一梳齿状电极5a、5b及第二梳齿状电极6a、6b。
上述结构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a的第一梳齿状电极5a、5b和第二梳齿状电极6a、6b之间,一旦加有电压,则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a在上表面的第一及第二梳齿状电极5a、6a间及下表面的第一及第二梳齿状电极5b、6b间发热。进而,在热敏电阻元件体2的斜厚方向上在相对的第一及第二梳齿状电极5a、6b间及5b、6a间发热。
但是,在上述构成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1a中,在热敏电阻元件体2厚度t方向相对的第一及第二梳齿状电极5a、6b及5b、6a间,由于在热敏电阻元件体2斜厚方向相对,故第一及第二梳齿状电极间距离d1、d2大于热敏电阻元件体2的厚度t。再有,梳齿状电极的形成位置若偏离预定位置,则电极间距离d1、d2会随之变化。因此,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1a的发热效率下降。另外,随之热敏电阻1、1a的耐压特性的下降,元件体2内失去电压平衡,也存在发热效率下降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即为了制作第一及第二梳齿状电极,还必须分别准备热敏电阻元件体2一侧表面用和另一侧表面用两种电极图形。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热敏电阻元件体两个表面电极图形即使有些位置偏差也不会使发热效率下降、并能用一种电极图形在两个表面形成梳齿状电极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及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备有:板状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元件体;形成在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元件体一侧面的第一侧面电极和形成在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元件体两个表面并与所述第一侧面电极相连的第一梳齿状电极;形成在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元件体的与所述一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的第二侧面电极和形成在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元件体两个表面并与所述第二侧面电极相连的第二梳齿状电极;在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元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和第二梳齿状电极互相对置。
再有,形成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元件体表面的第一梳齿状电极及第二梳齿状电极的相互邻接距离,最好大致等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元件体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92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选择呼叫接收机中标记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超低速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