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锑粗铅合金的脱锑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19426.2 | 申请日: | 199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01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波;冯政;史少林;付金祥;王蜀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万力联合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3/06 | 分类号: | C22B13/06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通培 |
地址: | 650034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锑粗 铅合金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铅的提炼,特别涉及从高锑粗铅合金中脱锑以精炼铅。
在铅的冶炼领域中,目前的脱锑技术主要是针对低锑铅矿和低锑粗铅合金(锑含量在5(重量)%以下)的,对这类物料目前广泛使用的脱锑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粗炼过程前将原矿破碎成粉粒状,然后用明火焙烧,使尚未还原成金属锑的部分氧化挥发。
2.在熔炼时将氧气直接吹入炉缸底部,然后使已还原成金属锑的部分加速氧化,形成烟尘。
3.铅锑粗合金用反射炉进行二次熔炼,在熔炼过程中加入氧化剂使锑快速氧化,形成低品质的锑氧粉。
4.精炼前期,加铝除砷、锑这是一种传统的较为普遍的方法,主要用于含锑较低的粗铅。
5.采用哈里氏桶方法,主要是加入NaOH使粗铅中的锑直接与钠反应,然后将取出的渣进行水淬,该方法对含锑3%以下的粗铅合金处理时效果较好。
6.用转炉进行吹炼,使铅锑粗合金中的大部分锑氧化后形成铅锑氧粉,然后得高品质的粗铅。此方法也只是对低锑物料效果明显。
上述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对物料的要求十分严格,只能处理低锑矿或低锑粗铅合金,且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无论对氧化烟尘或是氧化渣的部分副产品难进行回收再处理;如进行处理,易造成恶性循环。
前苏联专利SU 813283(1979.8.24)公开了一种″铅精炼用熔剂″,该熔剂主要用于除去铅中的Zn,Ca,Mg,Sb,熔剂的组成(重量%)为:NaOH 20~40,NaNO3 7~56.Ca(NO3)2余量,Ca(NO3)2的存在提高了铅的提取率,典型的提取率为99.11~99.4%但是,该熔剂也只适用于低锑物料,其典型的实施例的物料中的锑含量仅为0.005(重量)%
前苏联专利SU 362547(1988.1.11)公开了一种″铅精炼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在熔化的铅上添加含有NaOH和Ca(OH)熔剂,并鼓气作为氧化剂,使熔体上方的气流分压增加到5~10kPa。利用此方法,铅中的锑和砷含量分别降低了2.1~5和1.4~2.2倍。但是,此方法也只是适合于低锑物料,其实施例中物料的含锑量均在5%以下。
目前,对于高锑铅矿或高锑粗铅合金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采用稀释法,即将高锑铅矿或高锑粗铅合金同低锑铅矿或低锑粗铅合金相混合的方法,使混合物料中的锑含量在5%以下,然后再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处理,这显然增大了处理量,从而增大了处理成本和周期。
迄今,尚未见效果较为良好的、能直接处理含锑量8%以上的高锑铅矿或高锑粗铅合金的方法报导。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提出一种新的、简易实用、效果良好的脱锑方法,以用于高锑铅矿或高锑粗铅合金的脱锑,使脱锑后的粗铅合金中的含锑量能降到适合电解精炼的水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些特选的试剂作为熔剂并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造渣,以脱出物料中的锑,使其达到适合电解精炼的含锑量(0.8~1.5%)。
本发明方法包括在熔化的合金液中添加熔剂NaOH和NaNO3,其特征是还添加有熔剂NaCl,并有下述具体工序:
A.在合金液温度升至550~600℃并保持恒温的情况下,将用量=合金中的锑含量×1.3~1.5的NaOH熔剂与用量=合金中的锑含量×0.5~0.6的NaCl熔剂分别大致等量地分成10~15等分,先同时将上述二熔剂的一等分加入合金液中,进行搅拌,反应10~20分钟,再将用量=合金中的锑含量×0.6~0.7的NaNO3熔剂大致等量地分成10~15等分,取一等分加入合金液中,进行搅拌,反应60~90分钟,当粘稠的渣变为散渣后将渣捞出;
B、重复A中加料工序10~15次,直至合金中的锑含量降至0.8~1.5(重量)%适合电解精炼为止:
C、将经过工序B的合金液铸锭,送电解精炼。
最好是在脱锑前先除去部分杂质,其方法是将熔化的合金液温度升至350~450℃,除去浮渣,然后根据合金液中杂质含量的多少加入适量的木屑和硫磺,除去合金中的As,Sn,Cu。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生产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便。
2.生产过程中不需用任何特殊设备,生产所用设备简单,且均是通用设备。
3.规模生产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无任何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或气体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万力联合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万力联合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94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