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识字牌无效
申请号: | 97119775.X | 申请日: | 199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218243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02 |
发明(设计)人: | 梁中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中凯 |
主分类号: | G09B19/22 | 分类号: | G09B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44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字 | ||
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教育科技领域。
对发明有参考作用的现有技术:1、参考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有关识字教学部分的笔画名称内容;2、参考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14页《现代汉字》,19页《汉字笔画表》,邢福义编著的汉字知识体系;3、参考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师范学校教材《教育学》、《心理学》、《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发明目的:根据《教育学》规定,“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识字牌活动的教育目的与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是在课堂教学外,学生自愿选择的一种活动。利用儿重天性好玩的特点,让他们玩中巩固学习,玩中发展能力,玩中增长智慧。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展能力,因为是学生自愿参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高,使学生自觉接受知识教育。由学生愿望出发,不仅不会加重学生负担,而且能够调节学生脑力活动,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使他们的观察能力、识记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使学生从小养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具有珍惜中华民族文化成果的思想感情。
发明内容:识字牌,是根据汉字由笔画组成的基本原理研制而成,每张牌即为汉字分解后的最小单位,再由这些最小单位经过思维加工进行整合组成汉字。其核心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敏捷性,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识字牌数量:6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提)×16(张)=96(张),24种其它笔画×8(张)=192(张)。
公式:基本笔画+其它笔画=识字牌总张数。
规格:长10cm,宽2.5cm。如图所示。
造型:识字牌属长方形条决,一套识字牌共计288张。制造成同一规格的白色长方形条块上面粘盖一层白色塑料薄膜,两端分别印有汉字笔画,笔画下面标明该种笔画的名称。除点、横、竖、撇、捺、提的印张数量各16张外,其余24张其它笔画每张印制8张。
原料:白色厚纸(100Kg),白色塑料薄膜,墨(红、黑),基本笔画用红色墨,其它笔画用黑色墨。
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积极效果:现行识字教学方法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以授课制形式来实现识字目的,学生往往会处于被动地位,产生厌学情绪。识字牌活动把任务贯穿于整个活动中,在活动中,学生心境愉快,积极参与,能够巩固识字并能逐渐增加识字量。为什么能够增加识字量呢?因为参加活动的人已有知识是不等同的,知识多的人识的字多,胜利的次数多,知识少的会产生不甘落后的思想,那么这之间无形成为一种传递的氛围。总之,在学生课余广泛推行识字牌活动能够大面积提高语言文字能力。
实现发明的方式:开展识字牌活动的方法多种多样,其核心是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和敏捷性,最常用的是比画法、比画法是打字牌简单浅显的方法。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学生,扫除青壮年文盲班学员以及普通娱乐爱好者。所谓比画法。就是在活动中比谁组成的汉字笔画数多,每次识字牌活动人数为3-6人,步骤:
1、将全部识字牌正面倒扑,开始按顺序每人摸张为满额,余下部分叫公用
牌张,(起摸人多摸1张)。
2、手中的牌拿成扇形,并注意观察笔画。
3、由起摸人打出一张自己认为不需要的牌张,第二人、第三人、第四人……
如果需要起摸人或第二人、
第三人、第四人……打出的牌张,便收下,换出手中不需要的牌张,如
果不需要,便在公用牌张里摸一张放在桌面上,以后的人依次如此规矩
摸牌。
4、桌上打出的张数和打牌人数相等时,便扑牌,所扑牌张此局不得使用。
5、自己认为手中的笔画能组成一个汉字了,可以将组成汉字的几张牌倒扑
在桌上,再在公用牌里连续摸足所倒扑的张数以保证手中有20张。如某人手中有牌张“一”、 “,”、“”即可组成“庆”字。
6、同一种笔画可以代替同一个字里的相同笔画。如“庆”字是由一个点、两个横、两个撇、一个捺组成的。那么手中只要有一张“一”就可以代替另一个横了,有一张就可以代替另一个撇了。
7、如果某人组成一个词语,这就叫做宣牌,可以宣布扑牌,等待挑战。
8、如果某人能够组成一个短句或长句、这就叫胜牌。此局以他为胜者,任
何人不能挑战。
9、如果某人中途已经组成5个不同汉字,并且笔画在二十画以上可以宣布
胜牌,喊出“辍”的声音,大家立即停止活动。
10、喊“辍”者问:“有无挑战?”如果有人应答,大家便监督问者和应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中凯,未经梁中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97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黑色谷物营养粉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黎桐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