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取城市煤气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煤气发生炉无效
申请号: | 97120155.2 | 申请日: | 199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92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强克炎;闻梅生;陈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强克炎;闻梅生;陈一鸣 |
主分类号: | C10J3/02 | 分类号: | C10J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博隆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蕴 |
地址: | 215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取 城市 煤气 方法 用于 发生 | ||
1、一种在固定层反火式煤气发生炉内制取城市煤气的方法,即在同一炉内进行煤炭气化和油料裂解,其特征是在制气过程中,先将入炉煤燃烧放热,使炉上空层温度达780℃以上,再将经予热温度为80~95℃的雾化油料喷入反火式煤气发生炉之炉体上部的空层内,使燃料油在隔绝空气状态下裂解制取混合煤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气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阶段性步骤,依次为:
a、下吹风;
b、下吹净;
c、上吹蒸汽;
d、下喷油制气;
e、下吹净;
f、富氧制气;
g、下吹净;
h、二次下喷油制气;
i、下吹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气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九个阶段构成一个循环周期,该周期为8~15分钟;其中各阶段所占时间百分比为:下吹风—15~30%,富氧制气—25~35%,两次下喷油制气分别占—10~20%,四次下吹净分别占—2~2.5%,上吹蒸气—5~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气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方法中各阶段所占时间百分比为:下吹风—20%,富氧制气—32%,两次下喷油制气各占—15%,四次下吹净各占—2.5%,上吹蒸汽—8%。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中的下喷油制气阶段,应同时从炉体中部的环形管道向炉内喷入过热蒸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气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入炉气化的富氧空气含氧量为28~50%。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隔绝空气状态及上述循环制气周期均由微机控制液压阀自动开闭来实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料包括重油、柴油、石脑油和C5。
9、一种专用于上述制气方法的反火式煤气发生炉,包括具有气化剂入口的炉顶和内设耐火内衬的炉体,以及置于炉体中的多层伞式炉篦和炉底蒸汽进口,其特征在于,位于炉体上部环形侧面,对称均布有4~12只喷油装置;在炉体中部沿炉内侧圆周设置蒸汽喷射环形管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煤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上述耐火内衬砌筑在发生炉上部空层处的全部炉壁内侧,即所砌筑耐火内衬的下沿距炉体的上沿为600~1000mm。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煤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设置于炉体中部内侧圆周的蒸汽喷射环形管道距离炉体的上沿为1100~1800mm。
12、如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煤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上述蒸汽喷射环形管道与炉体为固定连接,其截面形状呈半圆,在该半圆的中部截面处均匀分布有4~12个孔,且各孔均连有相应的短接管,并与炉体外侧相对应的环状集汽室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强克炎;闻梅生;陈一鸣,未经强克炎;闻梅生;陈一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201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成形导管斜面端头的处理过程
- 下一篇:血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