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密封式压缩机的抽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120358.X | 申请日: | 199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84209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6-10 |
发明(设计)人: | 金是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B53/18 | 分类号: | F04B53/1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顾红霞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密封 压缩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式压缩机,特别是一种改进的用于密封式压缩机的抽油装置,它通过提供一系统,在该系统中将抽油螺旋桨和导油件一体化成形,并且使形成于此导油件上外边缘的一对突起钩扣在形成于密封式压缩机曲轴下内周边缘上相应的凹槽中,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简化了生产步骤。
如图1所示,是一台现有的密封式压缩机,它包括一个作为压缩机外壳的密封容器1,在容器1中安有一个定子3和一个转子4。
一对支承弹簧2a,2a分别连接在密封式容器1的内壁上,支承弹簧2a,2a的上端支承着框架2。
顶部带有一偏心部分5a的曲轴5热装配在转子4中。气缸6连接在框架2的上部。
在气缸6中作水平往复运动的活塞7与曲轴5的偏心部分5a连接在一起。
在气缸6的一端装有一气缸端盖构件8,使致冷气体可进出气缸6。
此处,装在容器1下部的致冷油“O”,要喷散到相应的部件,以减轻由压缩机中摩擦造成的磨损。
为将致冷油“O”抽到位于曲轴5中的油路里,提供了一圆筒形导油件10构成抽油装置9,并将其嵌入曲轴5的下端。
如图2所示,贯通导油件10构成油路10a,并且抽油螺旋桨11嵌入式装在油路10a中。
此时,导油件10和抽油螺旋桨11各自的下部浸在充满密封式压缩机下部的致冷油“O”中。
图3是抽油螺旋桨11和导油件10的分解视图。
参照图1至图3,现在描述这种结构的现有密封式压缩机的抽油动作。
给定子3接通电源,转子4开始运转时,固定在转子4上的曲轴5开始旋转,而连在曲轴5的偏心部分5a上的活塞7在气缸6中作往复运动。
活塞7的往复运动,使低温低压的致冷气体进入气缸6,并且将进入气缸的低温低压的致冷气体转变为高温高压状态,随后经气缸端盖构件8排出。
同时,由于包括导油件10和抽油螺旋桨11的抽油装置9位于曲轴5的下部;当曲轴5旋转时,致冷油“O”被吸到沿曲轴5的油路5b中,并分散到密封式压缩机存在摩擦的部分处。
具体而言,现有密封式压缩机中的曲轴5开始旋转时,固定插入曲轴5下部的导油件10(抽油装置9的构件之一)随之旋转;而弹性支承在导油件10中的抽油螺旋桨11随着导油件10一起转动。这样转动力使致冷油“O”相继流入导油件10的油路10a和位于曲轴5上的油路5b中。
然而,现有的用于密封式压缩机的抽油装置存在下述缺点:
首先,抽油螺旋桨和导油件应分别制造,再组装,这样除增加制作工序外,还带来制造和装配成本升高。
其次,抽油螺旋桨和导油件彼此装配在一起,再装入曲轴中时,可能存在金属碎屑,从而降低其效率和寿命,以及带来密封式压缩机中的运行故障。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密封式压缩机的抽油装置,此装置通过把抽油螺旋桨和导油件制成一体化构件,而降低制造成本和简化其装配过程。
为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密封式压缩机的抽油装置。它包括一个导油件,此导油件固定地与密封式压缩机的曲轴的下部连接;一个固定在导油件中的抽油螺旋桨,当其随着曲轴的转动而转动时,则通过曲轴进行抽油,其中导油件和抽油螺旋桨为一体化构件。
本申请的其它目的在下文的描述中将变得更加清楚。然而,应该明白,为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给出的详细描述和特定的例子,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借助这些详细描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下可进行各种改进和修正。
附图只是为帮助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一台现有密封式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2是现有的固定于密封式压缩机中曲轴上的一抽油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用于密封式压缩机的现有抽油装置的分解视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安装在密封式压缩机的曲轴上的一抽油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按照本发明的用于密封式压缩机的抽油装置的剖视图;其中抽油螺旋桨和导油件一体化成形;
图6是按照本发明的用于密封式压缩机的抽油装置的平面视图,其中抽油螺旋桨和导油件一体化成形。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用于密封式压缩机的抽油装置。
如图4所示,按照本发明,用于密封式压缩机的抽油装置为一体化构件,它包括一个抽油螺旋桨100a和一个导油件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203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