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背铜合金玻璃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7121068.3 申请日: 1997-12-12
公开(公告)号: CN1057950C 公开(公告)日: 2000-11-01
发明(设计)人: 孙伟成 申请(专利权)人: 孙伟成
主分类号: B22F7/04 分类号: B22F7/04;B32B15/01;F16C33/12
代理公司: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刁佩德
地址: 110015 辽宁省沈***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铜合金 玻璃 复合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减摩材料,特别是一种有良好的减摩、耐磨性能的钢背铜合金玻璃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它适于高温、污水、粉尘等恶劣工况,可制成滑板、导轨、轴瓦、轴套等使用。

目前,各种机械传动装置用的轴套、轴瓦、导轨、滑板等有相对滑动运动的零部件,在不同的工况下使用相应的减摩、耐磨材料,常用的有铜基耐磨合金、巴氏合金等。在国内外有关文献上也有许多自润滑减摩材料的报导,如1984年粉末冶金(Powder Metallurgy Vol 7.No1)第30-38页报导了“粉末冶金法生产金属玻璃复合材料”;1987年国际粉末冶金杂志(The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Powder metallurgy Vol23.No2)第95-101页报导了“填加玻璃对自润滑青铜轴承某些性能的影响”;1986年国际粉末冶金(Powder metallur-gy International Vol 17.No3)第124-128页报导了“青铜玻璃自润滑轴承”等文章。上述复合材料均属于多孔浸油材料,文章介绍了把玻璃作为填加剂加入到粉末冶金青铜轴承中,讨论了玻璃的加入量对轴承的强度、孔隙度、密度等性能的影响,指出随玻璃含量的增加、强度提高、密度降低、孔隙度降低,因而合油体积也降低。上述轴承主要依靠预先浸油才能自润滑,因轴承中必须保证含有一定数量开放性孔隙,故玻璃的加入量受到限制。因此,其抗拉强度和压溃强度较低,不能承受重载荷,使其应用范围受限。另外在有关专利文献中也公开了多层复合材料,如中国专利CN1071179“碳素纤维增强聚四氟乙稀密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CN1043550“新型复合材料涡轮”,还有美国专利US5573846、US4666712、US4812367、日本专利62-75127、62-109843、62-184225、59-2839等,也报导过钢背复合材料,但其工作表面均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基体,再添加玻璃纤维、碳纤维、石墨粉、青铜粉等材料,来提高其耐磨性和强度,使之具有自润滑性能。然而上述复合材料主要适用于低载荷、高转速条件下工作。当工作温度超过150℃时,其磨损率急剧升高,因而其耐磨性较差,远不能适应高温、粉尘等恶劣工况,也不适于重载、低速条件下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背铜合金玻璃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它具有结构强度高、承载能力大、减摩、耐磨性能好、制造工艺简便、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复合体以钢板为基体,在其表面经烧结、轧制复合有由铜合金粉、玻璃粉混合制成的工作层,工作层混合物中各组分重量比为:铜合金粉80-96份、玻璃粉2-11份、石墨粉0-12份。

该复合体的制备方法是:先按重量比称取铜合金粉80-96份、玻璃粉2-11份、石墨粉0-12份,搅拌均匀制成混合物,选定的钢板表面除锈、去污、去油垢、活化处理,然后将混合物均匀平敷在钢板表面形成工作层,再经还原气氛炉烧结、冷却、轧制成所需形状复合体。其烧结温度宜控制在720-800℃,时间在2-4小时,烧结效果好。所用铜合金粉可为锡青铜、铝青铜、铅青铜、黄铜等。

由于本发明的复合体以钢板为基体,其塑性好,易于加工,与铜合金有很好的复合性,机械强度高。作为工作层混合物中的铜合金是很好的减摩、耐磨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可镶嵌性、塑性、导热性、耐腐蚀性等。根据使用工况不同可选用各种铜合金。混合物中的玻璃是一种硬度高、摩擦系数小、不与轴咬合的减摩材料,其自身是脆性能材,但当其镶嵌在软的铜合金材料中,脆性得以克服,且随玻璃含量的增加摩擦系数减小。可是玻璃含量过多,复合体烧结密度降低,会使其工艺性能恶化。因此,玻璃粉与铜合金粉的重量比宜在(2-11)∶(80-96)范围内,最佳重量比为(3-7)∶(90-94)。有时为提高复合体的自润滑性能,需要加入固体润滑剂石墨。其在混合物中的重量比可占0-12份。随石墨含量增加,材料自润滑作用也增加,但石墨含量过多,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均降低。因此,石墨在混合物中的重量比宜控制在1-3份范围内,控制在6-10份也可取得较好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伟成,未经孙伟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210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