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碱厂白泥与烟气中有害气体的双向治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21098.5 | 申请日: | 199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49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璋;方雪;李静;王薇;罗书凯;杨淑海;郭汉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9 | 分类号: | B01D53/79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崔清晨 |
地址: | 26600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纯碱 厂白泥 烟气 有害 气体 双向 治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渣和有害气体的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纯碱厂的废液渣及燃煤烟气中硫氧化物的处理方法。
氨碱法纯碱厂的废液渣(俗称“白泥”)是难以处理的公害,就发明人所知迄今尚未行之有效地大规模利用。对于燃煤烟气可用海水脱硫的方法,即将海水和烟气通入吸收塔中,部分脱硫后的烟气达标后排放,由吸收塔出来的海水呈酸性,让其进入曝气池,向后者通入约6倍重量的天然海水中和、氧化,并通入空气,这样由曝气池出来的海水接近中性可以排放了。这种方法所用装置多,占地面积大,并且耗能多,因而成本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纯碱厂白泥与烟气中有害气体的双向治理方法,它能弥补现有海水脱硫技术的上述不足,又可以就地用于纯碱厂及附近燃煤锅炉烟气的脱硫与净化。
一种纯碱厂白泥与烟气中有害气体的双向治理方法,将烟气通入吸收塔,其特征是向吸收塔通入海水或海水“白泥”乳,以重量计,海水白泥乳中固体白泥的含量为0.1-1.0%,由吸收塔流出的酸性海水再进入综合处理塔,并向后者通入“白泥”乳,白泥乳中的固体白泥的含量为1-5%,最后从综合处理塔排放中性海水和残渣。
本发明的方法既脱除了烟气中的硫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又使纯碱厂的“白泥”得到了处理,所用设备少,便于操作,占地面积小,耗能少,以废治废,造价极低。
下面通过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有一200吨燃煤锅炉,其燃煤含硫量2.0%,烟气量为2.5×105Nm3/h,SO2含量2600mg/Nm3,让此烟气进入单级吸收塔,并向此塔中通入海水“白泥”乳 200-1000T/h,海水“白泥”乳中固体重量为0.1-1.0%。烟气与海水“白泥”乳两者相遇后,烟气中的硫氧化物等溶于海水中,其pH降至3.5左右,而白泥中的CaCO3、Ca(OH)2、MgCO3和Mg(OH)2几乎全部溶解在海水中,这种海水由吸收塔的海水出口进入综合处理塔,同时向后者加入含“白泥”(固体)1~5%的“白泥”乳5-100T/h,其数量应使酸性海水中和、而白泥乳中固体基本溶解。在综合处理塔中除了发生中和反应外,还兼有沉降、澄清和曝气氧化作用。中性海水由塔顶溢流口排出,少量残渣由塔底出口排出。海水对“白泥”中的沉淀物是欠饱和的,按本发明的方法操作能使其基本溶解,并符合排放标准。排出烟气的脱硫率达70-90%,亦符合排放标准。
实施例2
有一台300MW发电机组的燃煤锅炉,其燃煤含硫量为1.4%,烟气量为1.2×106Nm3/h,其中SO2含量为2280mg/Nm3。本实施例采用三段填料吸收塔,烟气由其下部进口进入,逐段上升,由上部出口排出。海水可以由上部进口进入,逐级下降,由下部出口排出,以串连分段吸收;也可以由每段填料上方喷淋,下方流出,以并联分段吸收海水总量为3500~14000m3/h,脱硫率为80~94%,流出海水pH2.0~3.5。将脱硫后的酸化海水经管道引至综合处理塔中,同时加入纯碱厂的白泥乳(含“白泥”固体。1~5%),加入量为200~3000T/h,经中和反应、沉降、澄清和曝气氧化后达标排放。少量残渣由塔底排出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洋大学,未经青岛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210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