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毛皮动物中草药促情添加剂无效
申请号: | 97122398.X | 申请日: | 199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183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桂琴;李长胜;胡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35/02;A61P1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长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恩庆 |
地址: | 15004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皮 动物 中草药 添加剂 | ||
本发明属于畜牧业生产技术领域,是一种促进毛皮动物发情,提高繁殖率的有效中草药添加剂。
毛皮动物养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之一。黑龙江省绝大部分地区在北纬45°以上,是毛皮动物生长的最佳地域,生产的狐、貉等毛皮绒质丰满,毛泽光亮,可与北欧、北美国家相比美。狐、貉等毛皮动物属于季节发情动物,随光周期的变化而一次发情,错过配种期,将耽误一年生产。即使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有些种公兽由于年龄和其它一些原因,也会出现阳气不足,性欲不高,精子活力差等症状。加强春季配种期的饲养管理及运用有关促情技术,对促进性活动,提高繁殖率,增加饲养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毛皮兽繁殖率,国内外研究者大多以品种选育为主,通过育种手段逐渐选育出繁殖率较高的兽群;也有人强调外界因素的影响作用,例如加强饲养管理、科学调整日粮配方结构,使个体强健,提高配种质量;有的饲养业户通过人工驯化手段来提高兽群的繁殖能力,亦不失为一种方法;外源激素对常年发情的动物应用较为普遍,但对季节发情的动物应用比较少。用何种促情药剂、何时应用,有无副作用等也正是研究领域目前探索的问题。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攻关课题的研究成果研制成功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中草药、动物营养和动物繁殖统一起来,全面分析三者间的关系,根据毛皮动物繁殖生产规律和日粮结构,利用中草药的四气五味;君、臣、佐、使;升降沉浮的配伍禁忌,结合北方当地中草药资源,研制出新的饲料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中草药促情添加剂的具体配方是:五味子5-10克、枸杞子15-30克、菟丝子15-25克、复盆子15-20克、车前子10-20克、沸石粉20-30克。
使用方法是:将前五味药,粉碎成细末(要求能过60-80目的筛)、与沸石粉混合,配成一剂药,投放到饲料中去,搅拌均匀。可供一头兽食用两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四分之一药份)。在兽群中可按此比例统一配制,按量饲喂。
本发明实际应用效果最佳的是在发情季节开始时用在公兽上。配方为:五味子10克、枸杞子25克、菟丝子25克,复盆子20克,车前子15克,沸石粉20克,如此配伍可使中草药的君、臣、佐、使作用非常协调,促情效果明显,精子活力增强,并可延长配种期。使用本发明之前,一头公兽平均每个配种期只可配10-20次,配种能力可保持三年。使用本发明后,平均每个配种期可配30次左右,并且配种能力可提高到八年,明显地提高了兽群的配种率、繁殖率。
本发明在示范推广过程中,效果明显的有以下几个实例。
1.在麝鼠上的应用效果
1991年在“麝鼠香分泌规律”的课题研究中,对雄麝鼠应用本发明后,性活动能力加强,使其副性腺分泌物一麝鼠香平均提高到1.0ml,而对照组平均0.6ml,差异显著。
2.在本研究所内养殖场上的应用效果
1992年,一只4岁种雄兰狐,2月17日进行首次配种,以后虽有性欲,但不能成交。2月27日开始喂服本发明,连服6天,3月4日连续配种,性活动增强,到4月10日,其参加配种27只次,是种公兽中配种较多的一只,检查精液精子活力及密度均正常。
3.在示范推广中养殖户应用效果
山东省高唐县城北乡太和庄养狐专业户靳宪亮,由于繁殖率低,经济效益一直不好,我们在采取了保密措施后,使用了本发明,当年效果明显,产仔率很高,使他成为该县养狐大王,个人被评为县青年致富能手。
4.经我们固定试验点调查,使用本发明,可由原来兽群88%的配种率,提高到95%左右,可提高7-8个百分点。尤其是开展兰狐()与银狐()的种间杂交,成功率高,在提高“双狐”皮的质量上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简单易学,便于操作且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黑龙江省饲养着大约三十万只毛皮动物,如果运用本发明,按7个百分点提高繁殖率,则每年可增加仔兽10万余只,4000余万元。
毛皮动物是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毛皮动物饲养业是呈发展趋势。抓好兽群的配种繁殖工作是发展毛皮动物养殖的关键技术环节,而本发明的研制成功及运用恰恰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223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草丸化包衣高吸水种衣剂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电涡流快速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