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剑杆织机用载体带及其纤维构造体无效
申请号: | 97123400.0 | 申请日: | 1997-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83489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6-03 |
发明(设计)人: | 金原雅彦;都筑诚;安江雅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D03D47/27 | 分类号: | D03D47/27;D03D25/00;D04C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机 载体 及其 纤维 构造 | ||
1、一种剑杆织机用载体带,在剑杆织机使用的纤维强化塑料制的载体带中,具有作为纤维强化塑料构成的强化材料,使用了与前述载体带大小大体相同的带状的纤维构造体(1),前述纤维构造体(1)含有相对其长度轴方向倾斜排列的线条(2),前述线条(2)在前述纤维构造体(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折返地组织。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剑杆织机用载体带,其特征为前述纤维构造体(1)使与其自身厚度方向垂直面为界的层间不能剥离地组织。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剑杆织机用载体带,其特征为前述纤维构造体(1)为三维织线。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剑杆织机用载体带,其特征为前述纤维构造体(1)为三维织物。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剑杆织机用载体带,其特征为前述纤维构造体(1)为平织的二维织线。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剑杆织机用载体带,其特征为前述纤维构造体(1)为圆织织线在压破的状态下在厚度方向缝入缝合线的织物。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剑杆织机用载体带,其特征为前述纤维构造体(1)为单层织物。
8、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剑杆织机用载体带29,其特征为,进一步具有构成前述纤维构造体(1)的线条(2)的大部作为弹性率大的第1线条,比该第1线条破断时伸长率大的第2线条在纤维构造体(1)的将近全长上至少连续排列着1根。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剑杆织机用载体带,其特征为前述第2线条为防止在构成载体带的第1线条全部破断时载体带的扭曲,在载体带的宽度方向上所定的间隔中至少排列着2根。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剑杆织机用载体带,其特征为载体带具有能够与剑杆织机载体带驱动用转子上形成的齿相结合的孔(31),前述的第2线条在夹着前述孔(31)形成范围两侧至少排列着1根。
11、按照权利要求8-10任一所述的剑杆织机用载体带,其特征为前述纤维构造体(1)为三维织线。
12、按照权利要求8-10任一所述的剑杆织机用载体带,其特征为前述2线条作为与纤维构造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延伸的芯线(32a)在纤维构造体内排列。
13、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剑杆织机用载体带,其特征为前述第2线条作为与纤维构造体长度轴方向平行延伸的芯线(32a)在纤维构造体内排列。
14、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剑杆织机用载体带,其特征为前述第2线条作为三维织线的构成纤维交织。
15、一种纤维构造体,具有作为剑杆织机用载体带的材料的带状纤维强化塑料的强化材料使用的纤维体(1),其特征为前述纤维构造体(1)形成与前述载体带大致相同宽度及厚度的带状,前述纤维构造体(1)含有相对其长度轴方向倾斜排列的线条(2),前述线条(2)在纤维构造体(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折返地组织。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纤维构造体,其特征为纤维构造体还具有构成前述纤维构造体(1)的线条(2)在与纤维构造体1的厚度方向垂直面为界的层间不能剥离地组织,
构成前述构造体(1)的线条的大部分的作为弹性率大的第1线条,
和比该第1线条破断时伸长率大的第2线条在纤维构造体(1)的全长上至少连续排列着1根。
17、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纤维构造体,其特征为前述纤维构造体(1)为三维织线。
18、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纤维构造体,其特征为前述纤维构造体(1)为三维织物。
19、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纤维构造体,其特征为前述纤维构造体(1)为平织的二维织线。
20、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纤维构造体,其特征为前述纤维构造体(1)为圆织织线在压破的状态下在厚度方向缝入缝合线的织物。
21、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纤维构造体,其特征为前述纤维构造体(1)为单层织物。
22、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纤维构造体,其特征为前述第2线条在纤维构造体(1)的宽度方向所定间隔中至少排列2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234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