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ZSM-5沸石的脱氮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97125801.5 | 申请日: | 1997-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55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15 |
发明(设计)人: | 宗保宁;舒兴田;何鸣元;闵恩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9/46 | 分类号: | B01J29/4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凤桐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zsm 氧化物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含ZSM-5沸石的脱氮氧化物催化剂,含有一种多孔金属载体和直接晶化在该多孔金属载体上的ZSM-5沸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金属载体至少含有一种多孔镍-铝、铁-铝或铜-铝合金,该催化剂还含有一种选自ⅠB族金属、Ⅷ族金属或其混合物的金属离子;以多孔镍-铝、铁-铝或铜-铝合金为基准,多孔金属载体的比表面大于10米2/克,孔体积大于0.7毫升/克;以多孔镍-铝、铁-铝或铜-铝合金、沸石及金属氧化物的总重量为基准,催化剂中镍、铁或铜的含量为25~95重%、铝的含量为0.1~10重%,硅含量为3~40重%,ⅠB族金属离子、Ⅷ族金属离子或其混合物的含量0.1~10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金属载体是多孔镍-铝、铁-铝或铜-铝合金,或者是外表面和/或内表面含有一层多孔镍-铝、铁-铝或铜-铝合金的多孔金属载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多孔镍-铝、铁-铝或铜-铝合金、沸石及金属氧化物的总重量为基准,催化剂中镍、铁或铜的含量为35~85重%、铝的含量为0.1~5.0重%,硅含量为5~30重%,ⅠB族金属离子、Ⅷ族金属离子或其混合物的含量0.1~5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ⅠB族金属离子指铜离子、Ⅷ族金属离子指镍离子或铁离子。
5.权利要求1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一种多孔金属载体与一种沸石合成液接触、并使沸石合成液在合成ZSM-5沸石的常规晶化条件下晶化,得到一种ZSM-5沸石与多孔金属复合材料,在得到的ZSM-5沸石与多孔金属复合材料中引入ⅠB族金属离子、Ⅷ族金属离子或其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金属载体至少含有一种多孔镍-铝、铁-铝或铜-铝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含有一种多孔镍-铝、铁-铝或铜-铝合金的多孔金属载体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至少含有一种镍-铝、铁-铝或铜-铝合金的多孔金属载体的前身物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以脱除其中的部分铝,制备成至少含有一种多孔镍-铝、铁-铝或铜-铝合金的多孔金属载体,以镍-铝、铁-铝或铜-铝合金为基准,所述前身物中含铝量为10~70重%,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前身物的条件应使铝含量降至0.1~20重%,以多孔镍-铝、铁-铝或铜-铝合金为基准,多孔金属载体的比表面大于5米2/克,孔体积大于0.5毫升/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前身物的条件应使铝含量降至0.1~10重%,多孔金属载体的比表面大于10米2/克,孔体积大于0.7毫升/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石合成液具有如下摩尔比组成:SiO2/Al2O3>20,Na2O/SiO2=0.03~2,模板剂/SiO2=0.03~1.5,H2O/SiO2=3~2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石合成液具有如下摩尔比组成:SiO2/Al2O3>50,Na2O/SiO2=0.03~0.5,模板剂/SiO2=0.03~0.5,H2O/SiO2=15~200。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剂指四乙基氢氧化铵或四丙基氢氧化铵。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化条件包括晶化温度100~200℃,晶化时间10~120小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化条件包括晶化温度140~200℃,晶化时间30~100小时。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ⅠB族金属离子、Ⅶ族金属离子的引入采用离子交换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258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交换器传热管
- 下一篇:ZSM-5沸石与多孔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