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功能性薄膜板的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板无效
申请号: | 97180245.9 | 申请日: | 1997-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239585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22 |
发明(设计)人: | 小泉浩;宫本浩;村田瑞树;奥田博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9/20 | 分类号: | H01J9/20;B29C6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辛,温大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薄膜 制造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阴极射线管之类的、其表面在3维方向上具有曲率的板表面上,均匀地粘贴功能性薄膜的技术。本发明包括用该技术制造的板、板的制造方法及板的制造装置等。当然,本发明技术也适用于在二维方向上具有曲率的板表面上粘贴功能性薄膜的场合。
背景技术
例如,在制造阴极射线管或其他显示装置的过程中,往往要在显示图像的板表面上粘贴一层功能性薄膜。这是因为功能性薄膜具有防止带电、提高穿透率的辅助效果以及防止反射等效果的缘故。
在阴极射线管的板表面上粘贴功能性薄膜的方法大体有两种。
首先,第一种方法如图33所示,是使用紫外线硬化树脂2D将功能性薄膜2往阴极射线管1的板1A的表面上粘贴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是将紫外线硬化树脂2D涂敷在阴极射线管1的板1A的表面上,然后再在其上铺设功能性薄膜2,再用滚3P推压,使功能性薄膜2暂时粘贴在板上。暂时粘贴之后,再将阴极射线管1移到未图示的UV照射炉内,进行紫外线照射,使紫外线硬化树脂2D硬化,从而将功能性薄膜2粘贴在板1A的表面上。
另外,第2种方法如图34所示,有下述方法,即,使用预先在一面涂有粘结剂2A的功能性薄膜2,通过滚3P推压而使功能薄膜2粘贴在阴极射线管的板1A表面上的方法。在该方法,是将覆盖在功能性薄膜2的一面上的粘结剂2A表面上的剥离纸2B(参照图35)揭掉之后,再将功能性薄膜2铺设在阴极射线管的板1A的表面上,然后再用滚3P推压功能性薄膜2,并使滚3P向滚子前进方向移动,这样,功能性薄膜2便可粘贴住。在这个例子中,功能性薄膜2如图35的断面图所示,是使用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等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硬涂层2E的膜。
上述两种方法,都设有机构使滚子3P的推压力在滚子前进方向上沿着板1A表面的曲率基本保持一定。例如,在滚子上下方向和滚子前进方向上,安装与板1A表面的、在滚子前进方向上曲率近似的2轴插补机构,随着板表面在上下方向上的变动而使滚子的推压力保持一定。此外,在滚子的推压力用液压缸来实现的情况下,将控制推压用的精密调节器安装在滚子上,使滚子的推压力随着板表面在上下方向上的变动而保持一定。又,在需要精确地将推压力控制在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同时使用上述的滚子上下方向及滚子前进方向的2轴插补机构和控制推压用的精密调节器。
上述两种方法所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像以阴极射线管等为代表的那样,会出现板表面在3维方向上都具有曲率的情况。
例如,如图3b所示形状的板表面,即板表面在XZ平面内具有规定的曲率,在YZ平面内具有长方形断面的情况下(把它叫作在2维方向上具有曲率的表面),利用上述设有2轴插补机构的滚子的推压作用,可将功能性薄膜基本完全均匀地粘贴在板表面上。
但,在图37之(a)、(b)所示的球面形状的板表面(把它叫作在3维方向上具有曲率的板表面)的情况下,即板表面在XZ平面内、YZ平面内均具有曲率的情况下,用图37(b)所示的全长为1的推压滚3P将功能性薄膜往该板表面推压时,将Z方向上。在板表面顶部的最高处滚子的压力最大,因此滚子3P的厚度变化大。相反,随着向板表面两端部EP1、EP2靠近,滚3P的厚度变化小,在两端部滚子的推压力最小。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改变两端部EP1、EP2侧的功能性薄膜的粘贴方法,就要加大两端部EP1、EP2的滚子推压力,于是施加在顶部最高处的压力就非常大,会使板表面受损伤,因此,仅加大滚子推压力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这样,就会产生下述问题,也就是说,使用以往的圆筒状推压滚的方法时,即使设有机构使沿着推压滚前进方向的曲率将滚子推压力控制在一定水平,在垂直于推压滚前进方向的平面内板表面的两端部侧,推压力也会产生差异,不能均匀地粘贴功能性薄膜。
例如,使用紫外线硬化树脂的功能性薄膜粘贴法(下称紫外线硬化树脂粘贴法),由于阴极射线管的板在3维方向上具有复杂的曲率,在垂直于推压滚前进方向的平面内的板表面之两端部,在板上下方向(图37为Z方向)上,在其顶部的最高位置与底部位置之间有数毫米的高度差,故滚子推压力在两端部之间差别很大。结果,两侧部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层的厚度不一样,而且容易残留气泡,因此难以保证均匀地、高质量地粘贴功能性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802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