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醚氨基酸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97193393.6 | 申请日: | 199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214674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秉炯;金优善;林详哲;权昊荣;梁大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S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229/24 | 分类号: | C07C229/24;C10L1/22;C10L10/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文青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酸 酯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聚醚氨基酸酯化合物,用以下通式(Ⅰ)表示:(Ⅰ)其中的R’是以下通式(Ⅱ)表示的烃基苯基聚(氧化烯)醇;(Ⅱ)其中的n是5至50的整数,R1是含有4至25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烃基,R2是含有1至3个碳原子的烃基;
R3和R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各自表示H或含有1至3个碳原子的烃基;
R5表示含有2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烃基;
m是0或1至6之间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氨基酸酯化合物,其中所述R1是含有5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烃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氨基酸酯化合物,其中所述R2是含有1至2个碳原子的烃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氨基酸酯化合物,其中所述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是H或含有1至2个碳原子的烃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氨基酸酯化合物,其中所述R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是H或含有1至2个碳原子的烃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氨基酸酯化合物,其中所述R5是含有2至3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烃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氨基酸酯化合物,其中所述m是0或1至4之间的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氨基酸酯化合物,其中所述n是10至30的整数。
9.一种制备下列通式(Ⅰ)表示的聚醚氨基酸酯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在惰性有机溶剂中,在有或没有催化剂存在下,按照1∶1至1∶5的当量比将下列通式(Ⅱ)表示的烃基苯基聚(氧化烯)醇与下列通式(Ⅲ)表示的马来酸衍生物或下列通式(Ⅲ’)表示的马来酸酐衍生物反应,生成下列通式(Ⅳ)表示的烃基苯基聚(氧化烯)马来酸酯,后者再以2∶1至5∶1的当量比与下列通式(Ⅴ)表示的多胺反应: (Ⅰ) (Ⅱ) (Ⅲ) (Ⅲ') (Ⅳ)
H2N(R5NH)mR5NH2 (Ⅴ)其中的R’是通式(Ⅱ)表示的烃基苯聚(氧化烯)醇;
R1是含有4至25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烃基;
R2是含有1至3个碳原子的烃基;
R3和R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各自表示含有1至3个碳原子的烃基;
R5表示含有2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烃基;
m是0或1至6之间的整数;
n是5至50的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通式(Ⅱ)表示的烃基苯基聚(氧化烯)醇与所述的通式(Ⅲ)表示的马来酸衍生物或所述的通式(Ⅲ’)表示的马来酸酐衍生物之间的反应在10至200℃搅拌进行1至10小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惰性有机溶剂选自己烷、环己烷、苯、甲苯、二甲苯、Kocosol 100和它们的混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催化剂选自三乙胺、对甲苯磺酸、氧化二丁基锡和异过氧化钛,用量为相对于所述马来酸酐的0.01至1当量。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通式(Ⅳ)表示的烃基苯基聚(氧化烯)马来酸酯与所述的通式(Ⅴ)表示的多胺之间的反应在5至100℃进行1至2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K株式会社,未经S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9339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