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人造革的复合层材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7193450.9 申请日: 1997-03-24
公开(公告)号: CN1214745A 公开(公告)日: 1999-04-21
发明(设计)人: D·P·扎菲罗格鲁 申请(专利权)人: 纳幕尔杜邦公司
主分类号: D04H13/00 分类号: D04H13/00;D06N3/00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肖春京
地址: 美国特拉华***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人造革 复合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层材及用于制造该层材的工艺方法,在该层材中一种织物是由线的平面网眼织物和一外层组成,其外层含有一些具有纺织纤度的分离纤维,整个平面纱线网眼织物的线圈后面和前面是被一种弹性树脂处理的。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一些特殊组合特征的复合层材,这样制造的层材特别适合用作人造革。

现有技术描述

由浸渍或涂覆树脂的,尤其是浸渍或涂覆聚氨基甲酸酯树脂的织物对于用于人造革技术领域来说是已知的技术。化学技术的Kirk-Othmer百科全书,第4版,John Wiley & Sons,Inc.,第15卷P177-192,(1995)名为“类似皮革材料”部分概述了这种材料的改进设计。该百科全书指出,在30年代,研制出了一种塑化聚氯乙烯薄膜涂覆到机织或针织织物上作为一种类似皮革材料,但这种材料是刚硬的,表现出塑化剂泳移,并具有非常低的透气性,不良的抗弯曲性和冷的触感。在60年代,合成皮革材料已改善了外观,手感和抗晶粒断裂性,这种合成皮革材料是由浇铸的聚氨基甲酸酯薄膜层压到起绒织物上而构成的。利用多孔人造革聚氨基甲酸酯涂覆织物的加入而实现了挠性的进一步改善;所述的多孔人造革聚氨基甲酸酯涂覆织物是以下述方式生产的:把有机溶剂中的聚氨基甲酸酯树脂溶液施加到一种起绒织物上,然后把织物浸在一个非溶解浴(如水)中,以便凝结聚氨基甲酸酯并且形成微孔性结构。一般情况下,在微孔结构的顶部施加一层浇铸聚氨基甲酸酯薄膜。被聚氨基甲酸酯浸渍和涂覆的非织造织物还被研制生产类似仿麂皮和其它人造革制品,其中非织造织物具有超细纤维或微纤维(即小于0.3旦)的结构。

各种机织或针织织物与非织造材料的组合物也已被公开地用在制造人造革中,例如,授予Honda等人的美国专利US 5,256,429就揭示了如下所述的制造复合层材的技术。把非常低旦的特殊短纤维的面层针刺到高捻度复丝的致密机织或针织织物上,然后用一种粘合剂涂覆或浸渍所得到的结构材料上。这种特殊纤维是由“海-岛”型复合纤维形成的,其是把溶解聚合物的“海”围绕于第二种聚合物的“岛”,使纤维具有非常低的纤度(即,0.001至0.1旦)。然而,由“海-岛”型纤维制造人造革产品是不经济的。

在PCT国际公开号WO 94/19523中,本发明人揭示了一种浸有抗磨树脂非织造复合层材,该复合层材是一种浸有树脂的织物,它是由一种轻质非织造纤维层附着到一种收缩的线平面网眼织物上而形成的,如一种织物是用在张力下拉伸的弹性纱线缝编一纤维状的层材然后松驰纱线张力而形成的。由于在松驰纱线张力的同时收缩的结果,织物具有一个紧密集中“类似绒毛纤维”的外层。通常,纤维状的层材被收缩到小于其原始面积的一半,同时引起成组纤维变形并形成一层从层材平面上凸起的倒U形圈状物。对于进行收缩织物的附加方法可以进一步增加织物密度和类似绒毛纤维的集中度。被收缩的织物用树脂浸渍以固定类似绒毛纤维并稳定化织物。尽管这样的复合层材有高的抗耐磨牢度和适合用于各种用途,但该层材还是太硬,不可压缩,不渗透和非吸收性的以致无法用来替代柔软、可顺从的和柔韧的皮革。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柔软度、弹性变形、适应性、吸湿性和其它物理特性的综合性的经济复合层材,这样的综合性使该层材特别适于用作人造革。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型复合层材,它包括一种用弹性树脂处理的织物并具有:

总厚度的范围为0.5至3.0mm,单位重量范围为200至1000g/m2,孔隙率范围为60至90%。

一个纵向方向,一个横向方向,一个上部外层,一个下部外层和一个缝编,针织或机织的线平面网眼织物,该网眼织物平行于上下外层且在上部外层与下部外层之间;

线的平面网眼织物含有许多联结点并具有织物总厚度的1/10至1/3范围的厚度,和

至少上部外层或下部外层为0.3至2.0mm范围的厚度,所述外层是由0.5g对5分特的纤维构成,这些纤维大体上是相互分离开的并形成一些线圈,所述的线圈来回地穿过线平面网眼织物,所述的外层用弹性树脂进行处理。

本发明的改进包括,其中

复合层材具有范围为0.2至0.45g/cm3的总密度,

织物具有范围为25至400联结点/cm2的联结点密集度,在各纵向和横向方向上联结点出现率不多于25/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幕尔杜邦公司,未经纳幕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934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