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管体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94231.5 | 申请日: | 1997-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216949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19 |
发明(设计)人: | 汉斯·屈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斯·屈恩 |
主分类号: | B29C49/06 | 分类号: | B29C49/06;B29C49/22;B65D35/08;B32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蕴和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可灌装塑料管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制造管体坯件,该坯件具有向管体坯件内部张开的肩区和封闭端区;
b.加热所述的管体坯件;
c.将所述的管体坯件双轴膨胀,以便将其转变成最终形状和尺寸;
d.切开塑料管体的封闭端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按吹塑法用压缩空气进行双轴膨胀。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用注塑法制造管体坯件。
4.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用红外辐射或热空气加热所述的管体坯件。
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用所需的管名印刷双轴膨胀的管体。
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经开口端区将所需的组分装入双轴膨胀的管体;和
-用焊接法密封该开口端区。
7.用任何成形方法制成的塑料管体坯件,其特征在于该坯件具有封闭端区。
8.可灌装塑料管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a.分别给至少两个加料容器(23a,b)加料,将第一种热塑性材料装入第一个加料容器(23a)中,将第二种热塑性材料装入第二个加料容器(23b)中;
b.在各个加料容器使第一种和第二种热塑性材料塑化;
c.将第一种和第二种热塑性材料压入至少有两个同轴排列的环形喷嘴间隙(120,220)的环形喷嘴(10),第一种和第二种热塑性材料的输送速度在方向和用量上基本相同,从而在离开环形间隙(120,220)后仍能保持第一种和第二种材料的均质性;
d.将塑化的物料压入塑模(30)的模腔中,模腔的形状与管坯一致从而在离开环形喷嘴(10)后,也能在模腔中保持各种塑化材料间存在的均质性;和
e.使管体坯件成形,以便将管体转变成最终的形状和尺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外环间隙(320)注入的热塑性材料可被焊接。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内环间隙(110)注入的热塑性材料可与容器流体相容。
11.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外层和内层之间至少还有一层对容器流体具有防扩散作用的材料层。
12.如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外环间隙(320)注入的热塑性材料包括聚乙烯(PE)、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亚烷基酯(PET)或聚丙烯(PP)。
13.如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内环间隙(120)注入的热塑性材料包括聚乙烯(PE)、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亚烷基酯(PET)或聚丙烯(PP)。
14.如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设置在外层和内层之间的至少一层包括聚酰胺(PA)和/或(PE)和/或(PET)和/或(PP)和/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和/或PEN和/或PVDC和/或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
15.如权利要求8-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坯具有开口端区,且可被冷拉伸。
16.如权利要求8-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管坯加热,然后用压缩空气膨胀,最后在封闭端区处切开,以便灌装所述的管体。
17.可灌装的管体,其特征在于它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斯·屈恩,未经汉斯·屈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942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