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量保存型循环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97195048.2 | 申请日: | 1997-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42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9 |
发明(设计)人: | 谷川浩保;谷川和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川浩保;谷川和永 |
主分类号: | F02B19/04 | 分类号: | F02B19/04;F02B23/00;F02F3/2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 保存 循环 发动机 | ||
1.一种能量保存型循环发动机,包括:由第2活塞和缸盖形成第1燃烧室,由第一活塞顶部上的碗状凹部和缸盖形成的第2燃烧室;其特征在于,第2活塞从该凹部突出所述缸盖与该第2活塞配合地形成,并且第1燃烧室和第2燃烧室由具有止回阀的单方向空气流路所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保存型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该第2活塞的根部形成为锥形状,且接纳锥形的第2活塞的缸盖具有锥形低端以便与该第2活塞的底部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保存型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第2活塞在其侧面上具有与该第2活塞的运动方向基本直交的环形凸缘状的凹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保存型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第2活塞在其上部具有相对于该第2活塞的运动方向为倾斜延伸着的多个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保存型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上死点时,该第1活塞和缸盖之间的间隙几乎为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保存型循环发动机,其特征是,该第1活塞的碗状凹部的一部分形成为直线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保存型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活塞的缸体上,设有扫气孔和排气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保存型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曲柄轴与活塞相连结而得到回转动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量保存型循环内燃机,其特征在于:为了使曲柄轴转动,使汽缸数以2汽缸为级地增加。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保存型循环内燃机,其特征在于:设有向所述第1燃烧室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装置,该喷射燃料与经一倾斜空气流路而流入的空气一起形成湍流。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保存型循环内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活塞和凹部由耐热耐蚀件和隔热件而成为一种耐热耐蚀隔热构造。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保存型循环内燃机,其特征在于:为进行上述第1燃烧室的隔离燃烧,追加设置有水喷射装置,并具有对该水进行预加热的排气部热交换装置、还包括缩径部热交换装置、和燃烧部热交换装置。
13.一种能量保存型循环内烯机,包括:在两端具有碗状凹部的第1活塞,在该两端形成两头扩径活塞头;第1燃烧室,由从所述凹部伸出突出的第2活塞和与该第2活塞相符的缸盖形成;第2燃烧室,由所述第1活塞的每一凹部和缸盖形成;具有止回阀的单方向空气流路将第1和第2燃烧室连通;一曲柄轴与所述活塞的中心相连,以产生回转动力。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能量保存型循环内燃机,其特征在于:通过单方向空气流路在上/下死点的前后,所述第1、第2燃烧室彼此相连通,振动体臂与所述第1活塞连接,以使曲柄轴旋转、产生回转动力。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能量保存型循环内燃机,其特征在于:为了由上述第1活塞的往复运动而使曲柄轴转动,在接近该第1活塞的中央的径向上,设置有保持振动体侧凸轮的平行轨道;为使该振动体臂容易产生摆动,使其上端被支持在本体侧上;由两头扩径活塞的往复运动而使在本体侧上下吊着的振动体臂产生摆动,进而使枢轴支承在振动体臂的平行轨道上的曲柄轴侧凸轮产生往复运动;同时,使支承在曲柄轴侧凸轮上的曲柄轴自如转动,从而得到回转动力。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能量保存型循环内燃机,其特征在于:为了可以由上述第1活塞的往复运动而使曲柄轴转动,在接近该第1活塞的中央的径向上,设有在其中保持着振动体侧直动轴承的平行轨道;由该第1活塞的往复运动,而使振动体臂产生摆动,使枢轴支承在振动体臂的平行轨道上的曲柄轴侧直动轴承产生往复运动;进而使枢轴支承在该曲柄轴侧直动轴承上的曲柄轴自如转动,从而得到回转动力。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能量保存型循环内燃机,其特征在于:通过单方向空气流路在上/下死点的前后,所述第1、第2燃烧室彼此相连通,通过该曲柄轴将一往复运动转换为回转动力。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能量保存型循环内燃机,其特征在于:为了使曲柄轴转动,使汽缸数以4汽缸为级地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川浩保;谷川和永,未经谷川浩保;谷川和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9504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相无刷伺服电动机
- 下一篇:无噪音空气冷却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