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构与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G蛋白同源的病毒肽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7197103.X 申请日: 1997-06-04
公开(公告)号: CN1227565A 公开(公告)日: 1999-09-01
发明(设计)人: 杰弗里·约翰·戈尔曼 申请(专利权)人: 生物分子研究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4/135 分类号: C07K14/135;A61K39/155;G01N33/68;G01N33/569
代理公司: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于辉
地址: 澳大利亚***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结构 呼吸道 合胞体 病毒 蛋白 同源
【说明书】:

发明涉及副粘病毒科的病毒,特别是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组的病毒。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这些病毒的结合蛋白,以及涉及结合蛋白区域的结构,所述结合蛋白参与病毒与细胞受体结合。发明背景

在世界范围内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是人和动物的重要的病原体。实质上,几乎所有的人到2岁时都被人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SV)感染,并且在整个生命中重复地被感染。RSV被认为是婴儿和年幼儿童的最严重的呼吸道病原体,但是这也引起无免疫应答的成人和老年人的严重的疾病。感染严重的情况出现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并且是致命的。对RSV感染的影响的评价表明这导致在美国(Heilman,1990)每年有91000人入院,在英国12个月以前的儿童有1%入院治疗(Cane和Pringle,1995)。该病毒的传播每年与其它病毒同时发生,例如流感和副流感。

没有天然的免疫性可以保护人抵抗RSV感染(McIntosh andChanock,1990;Hall,1994)。甚至具有母体抗体的婴儿也易于受RSV的感染(McIntosh,1990)。还没有成功的疫苗研制方案用于抗RSV,在一项研究中,福尔马林失活的疫苗实际上加重了疾病(McIntosh andChanock,1990;Hall,1994)。目前对治疗RSV唯一有效的药剂病毒唑(Ribavirin)是昂贵的,并且复合为气溶胶形式以便释放,并且效率是不可靠的(McIntosh,1990;Levin,1994)。因此需要对RSV的感染机理和免疫学进行更深入的理解以开发基于疫苗或抗病毒药剂的控制手段。

RSV属于单链反义RNA病毒的副粘病毒科的肺病毒属,包括其它严重的病原体例如副流感、流行性腮腺炎和麻疹(McIntosh,1990;Kingsbury,1990)以及最近鉴定的人兽互传的马麻疹病毒(murray等人,1995)。类似于其它副粘病毒科,RSV具有两个膜糖蛋白,它们介导敏感性细胞的入侵(Morrison和Portner,1991)。一种糖蛋白,大糖蛋白或G蛋白质具有与细胞结合的功能。称之为融合或F蛋白质的其它蛋白质导致病毒膜包被的类脂和细胞原生质膜类脂双层之间的融合。RSV感染也通过将感染的细胞的膜与邻近细胞融合而传递,所述感染的细胞在其表面具有表达的F蛋白质。

副粘病毒科的三个属的所有成员之间的F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是保守的;但是,各个属具有特征性的结合蛋白(Momson和Portner,1991)。副粘病毒属的成员具有神经氨酸酶和血细胞凝集活性的结合蛋白;麻疹病毒属的结合蛋白是血细胞凝集素,但是没有神经氨酸酶活性;肺病毒的结合蛋白没有血细胞凝集作用和神经氨酸酶特性。副粘病毒属的结合蛋白(Morrison和Pormer,1991)参与了唾液酸受体型的相互作用,认为具有凝集红血细胞的能力。也报道了RSV与唾液酸相互作用;但是,RSV G蛋白结合的机理和G蛋白的细胞受体的鉴定还是未知的(Markwell,1991)。

副粘病毒科F蛋白是不可逆的Ⅰ型整合膜蛋白,但是该结合蛋白都是Ⅱ型整合膜蛋白。副粘病毒和麻疹病毒结合蛋白的寡糖组合物是典型的整合膜蛋白(Momson和Pormer,1991),但是也称之为G蛋白的RSV结合蛋白似乎含有异常高比例的碳水化合物(Morrison和Pormer,1991;由Sullender和Wertz,1991综述)。RSV毒株A2结合蛋白质的基因编码298个氨基酸的潜在的初始转译产物,它具有理论分子量为32588(Satake等人,1985;Wertz等人,1985),但是根据在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聚丙烯凝胶(SDS-PAGE)上电泳估测它具有表观分子量为80,000-90,000(Levine,1977;Gruber和Levine,1983;Lambert和Pons,1983)。通过SDS-PAGE测定的RSV结合蛋白质的异常的高分子量是由于它具有高含量的O-和N-连接的寡糖(Gruber和Levine,1985;Lambert,198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物分子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生物分子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971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