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金属产品的连铸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97197580.9 | 申请日: | 1997-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33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发明(设计)人: | 罗密欧·卡波托斯提;里卡尔多·托纳里;彼得罗·托尔沃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奇亚斯佩丝阿里特尔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易咏梅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产品 方法 实现 设备 | ||
1.一种用于连铸薄金属产品的方法,包括下述操作:对至少一对用于一熔融金属池的侧部密闭件的耐火板(7)进行预加热,该熔融金属池由一对反向旋转的辊子(1,2)构成,所述辊子相互平行地布置并间隔一定的距离,所述间隔距离大于其半径之和并且大致与金属产品的厚度相对应;所述的至少一对板(7)贴靠向所述一对辊子(1,2)的各端部侧面,
该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操作:
以预先收集的并借助于一个代表所述板和辊子的特性的数学模型处理的数据为基础,当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所采用的板和辊子的化学-物理特性及几何特性相同时,与板(7)的表面和所述辊子(1,2)端部的周边部分之间的接触弧相对应地由与所述板(7)相接触的推力装置(14,18)在所述至少一对板(7)上产生一个受控制的变形;以及
利用所述的推力装置(14,18)和一个与之相连的控制单元在整个铸造过程中对所述至少一对板(7)的所述变形进行控制,以便将板(7)和辊子(1,2)端部的表面磨损保持在一个最小值内,从而保持所述辊(1,2)和所述板(7)之间的距离小于一个预定值,并极大地减少熔融金属在所述板(7)和所述辊子(1,2)的端部之间发生泄漏的情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铸薄金属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整个铸造过程期间对所述至少一对板(7)施加一个受控变形的操作包括采用推力装置(14,18)和使用加热装置(15);所述加热装置(15)被设置成既可用于预加热又可在整个铸造过程中对所述板(7)进行加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连铸薄金属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7)和所述辊(1,2)的端面之间并沿其整个接触弧的预定距离值不大于0.1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铸薄金属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被设置用于在其输入侧接收来自一数据输入单元的数据,所述数据是通过一个代表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所采用的板和辊子具有相同的化学-物理特性及尺寸特性时板和辊子的特性的数学模型而获得的,并且,当所述数据已被处理时,在整个连铸过程中,从其输出侧可对所述辊对(1,2),所述推力装置(14,18)和所述加热装置(15)进行控制。
5.一种用于改进的连铸薄金属产品方法的设备,包括:一对以大于其半径总和并与所述金属产品的厚度大致一致的距离相互平行设置的反向旋转辊(1,2),和一个设置在所述一对辊子(1,2)的各端部侧面上的侧部密闭装置(3,4),其中,所述侧部密闭装置(3,4)包括一个金属框架(11,16)和一个装在所述框架(11,16)内的耐火材料板(7),以及紧密连接到位于所述耐火材料板(7)背面的所述框架(11,16)上的推力装置(14,18),该推力装置与所述板(7)和所述辊子(1,2)端面之间的接触弧对齐;
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密闭装置进一步包括:
刚性地设置在所述框架(11,16)上、用于所述耐火材料板(7)的加热装置(15),用以向板(7)的背面加热;
用于检测所述板(7)的变形并与所述推力装置(14,18)相联的装置(20);
并且,所述设备包括一个控制单元,其输入侧连接到一个数据输入装置上,其输出侧连接到所述一对辊(1,2)和所述侧部密闭装置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铸薄金属产品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装置包括:
多个陶瓷圆柱体(14);
多个固定在所述框架(11,16)上并与所述陶瓷圆柱体(14)同轴的油压致动器(18);其设置使得,对于所述致动器(18)的每个和任意一个位移,对应于相应的陶瓷圆柱体(14)的一个位移。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连铸薄金属产品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框架(11,16)上的燃烧器(15),并且使其火焰指向耐火材料板(7)的背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金属产品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检测所述板(7)的变形的装置(20)与所述油压致动器(18)相联。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金属产品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检测变形的装置是位置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奇亚斯佩丝阿里特尔尼公司,未经阿奇亚斯佩丝阿里特尔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975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要预硫化处理的加氢精制催化剂
- 下一篇:光纤远程通信系统的电源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