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混凝土构造体,其制作方法及模框材料有效
申请号: | 97197861.1 | 申请日: | 1997-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96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发明(设计)人: | 石山安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石山 |
主分类号: | E04B2/86 | 分类号: | E04B2/86;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辛,温大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 构造 制作方法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模框材料、混凝土模框、及混凝土模框和混凝土为一体而成的墙壁构造体。
在本说明书中,隔板构件同隔板构件为同义词。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使住宅高隔热化、高密封化、以提高住宅标准,并实现使施工简便化从而大幅降低住宅造价这一目的,由用于形成木框架构造等木结构住宅中的布质基础,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墙壁的合成树脂泡沫体等合成树脂压型体组合式混凝土模框、模框内配置的钢筋及模框内所浇固的混凝土构成的建筑物墙体受到注目,对其普及寄与很高期待。
由合成树脂压型体的组合式混凝土模框中,大致有如下两种,一种如特开平6-129099号公报所记载的,由侧板构件和插入在侧板中的隔板构件组合成的模框,其侧板构件由泡沫聚苯乙烯等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在其边缘具有作为结合端的凹凸结构,以结合端向中心延伸设有T型断面的槽,(这样的间隔构件,从功能上看由于承受拉力而为抗拉构件,但在本说明书中称其为隔板构件或隔板构件)。另一种如特开平6-346536号公报所记载的,由两侧正对向的模板构件多层堆积而形成的模框,该模板构件内铸入起搭接作用的搭接构件,成为一体化的建筑物构造要素。
但是,由于建筑物的混凝土中需要埋入钢筋,因此无论是用特开平6-129099号公报所记载的构件形成的混凝土模框,还是用特开平6-346536号公报所记载的结构要素形成的混凝土模框,通常情况下都需要在各自的隔板构件或搭接构件的所定位置进行钢筋的配置作业。
在此,在连接组合或堆积合成树脂制成的侧板构件而形成模框之后,只要不是侧面为开放的直线墙体用模框,就很难插入较长的钢筋,因此当合成树脂制成的侧模板形成一段、将隔板构件或搭接构件安装在所定位置后,必须紧接着进行配置钢筋的作业。
另外,在相对于一段的侧板构件必须插入数段钢筋时,钢筋的配置和间隔构件的插入必须同时进行。此外,当需跨越数段高的侧板构件时,便不能置入用预先焊接或钢丝捆扎等手段组合成的格子状钢筋。
综上所述,此类模框存在下述问题:第一,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侧板构件的垒积和安装钢筋必须交互进行,第二,即使交互进行了上述作业,当形成模框的正对向的两侧模板壁高度相同时,配筋作业也很繁琐,第三,不能置入预制的钢筋。因此,对于把降低建筑造价为目的之一的此类混凝土构造体来说,上述问题成为施工上的很大欠缺。
另一要解决的课题是正对向的两侧板构件,对流动于模框内的未凝固混凝土所产生的压力的抵抗力未必均等。而且,存在使正对向的侧板构件沿其平行方向错位的压力的可能性。另外,即使正对向的侧板构件在多数场合下能做到平行地配置,但在墙壁的边缘处由于呈90°折角,此部位的模框则需特殊制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者经针对上述应解决课题的锐意研究,结果发现,将隔板构件制成可分离式结构,首先自下而上完成混凝土模框的一侧壁体,其次进行配筋作业,最后自下而上完成混凝土模框另一侧壁体,从而既避免了上述问题又使配筋作业变得极其简便,并基于此完成了本发明。
同时又发现,此类隔板构件即抗拉构件,不仅在模框的对置位置,而且在模框的对置面或所定角度的连续面的近邻位置也能产生抗拉作用。
即、本发明包含下列形式。(1)包含下列特征的模框形成材料,
包括压型体和隔板构件的组合,其中该压型体用于将其数个连接组合而形成混凝土模框的对置面,该隔板构件用于将一个压型体和其它压型体连接起来,以保持该压型体的间隔和/或位置,位于中间由混凝土固定的该对置面之间的空间而且两端安装在该压型体的内部,以使其不会沿该压型体相互的方向脱离。该连结构件分离成2个以上并相互连结在一起。(2)模框形成材料,
包括压型体和隔板构件的组合,其中该压型体用于将其数个连接组合而形成混凝土模框的对置面,该隔板构件用于将一个压型体和其它压型体连接起来,以保持该压型体的间隔和/或位置,位于中间由混凝土固定的该对置面之间的空间而且两端安装在该压型体的内部,以使其不会沿该压型体相互的方向脱离。该连结构件为由支承装置和中间部抗拉装置所构成,该支承装置的端部安装或固定在该压型体内部,该中间部抗拉装置两端的任一端卡合在该支承装置的该端部和相反侧的端部上。(3)包含下列特征的钢筋混凝土构造体。
(a)由混凝土用模框材料形成的模框。其特征如下。
i)压型体。由其形成混凝土模框的对置面。为连接组合数个压型体,在其端面制成相互啮合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石山,未经株式会社石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978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