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类金属-镍系列氢吸收合金及其制造方法、和用于镍氢2次电池的负极有效
申请号: | 97199462.5 | 申请日: | 199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23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发明(设计)人: | 金子明仁;入川雅文;谷渕裕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德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19/00 | 分类号: | C22C19/00;H01M4/3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邰红,杨丽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金属 系列 吸收 合金 及其 制造 方法 用于 电池 负极 | ||
1.一种稀土类金属-镍系吸氢合金,用下式表示组成:
RNiaMnbCocAldXe
(式中R表示含Sc、Y的稀土类元素,并且其95%原子以上是从由La、Ce、Pr、和Nd组成的群中选择的1种或2种以上,并且,X表示从由Fe、Cu、Zn、V和Nb组成的群中选择的1种或2种以上的元素,a、b、c、d以及e是3.9≤a<6.0、0.45≤b<1.5、0.01≤c<0.3、0.4≤d≤1、0≤e≤0.2、且5.2≤a+b+c+d+e≤7.5)
母相具有CaCu5型结构,在母相中0.3~5μm的富Mn第2相以面积比率0.3~0.7%细微分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类金属-镍系吸氢合金,其中,在上式中,a为4.5≤a≤5.5、b为0.7≤b≤1.3、c为0.02≤c≤0.2、d为0.5≤d≤0.7、且6<a+b+c+d+e≤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类金属-镍系吸氢合金,其中,所述富Mn第2相的大小为0.5~2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类金属-镍系吸氢合金,其中,所述富Mn第2相的面积比率为1~7%。
5.权利要求1的稀土类金属-镍系吸氢合金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滚筒表面10点平均粗糙度(Rz)为7~100μm的滚筒上,提供用下述式子表示组成的合金熔融物,并使凝固成0.02~0.5mm厚度的合金的工序(a);和
RNiaMnbCocAldXe
(式中R表示含Sc、Y的稀土类元素,并且其95%原子以上是从由La、Ce、Pr、和Nd组成的群中选择的1种或2种以上,并且,X表示从由Fe、Cu、Zn、V和Nb组成的群中选择的1种或2种以上的元素,a、b、c、d以及e是3.9≤a<6.0、0.45≤b<1.5、0.01≤c<0.3、0.4≤d≤1、0≤e≤0.2、且5.2≤a+b+c+d+e≤7.5)
得到的合金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中,在700~950℃温度下加热0.1~12小时的工序(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滚筒表面10点平均粗糙度(Rz)是10~40μ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冷却速度为1000~10000℃/秒的范围进行在所述工序(a)的滚筒表面的凝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工序(b)的温度条件在温度为800~900℃中加热3~10小时.
9.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类金属-镍系吸氢合金在用于镍氢2次电池用负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德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德金属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9946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工作台
- 下一篇:从曲轴输出动力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