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分条整经机进行整经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97199466.8 | 申请日: | 199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02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发明(设计)人: | H·克雷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克-穆勒-哈科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H3/00 | 分类号: | D02H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辛,章社杲 |
地址: | 联邦德国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分条整经机 进行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用分条整经机来进行整经的方法,它把纱线以带状卷绕在一整经机大滚筒上,其中导纱器用的支架由一进给驱动装置使之相应于逐渐增大的卷装厚度和预定的整经数据相对于大滚筒而平行地移动,其中第一纱条在测量过程期间由一个辊子在压紧情况下进行检测,并对所测得的与整经机大滚筒的转数有关的位移进行记录,并在测量过程之后的后继的卷绕中辊子被取回,并根据一在测量过程中所得的平均值而压在卷装上。
在整经过程中有许多从导纱器中通过而被引导的纱线以带状卷绕在一具有支承锥面的整经机大滚筒上。第一纱条具有一由大滚筒的锥面卷装所确定的平行四边形的截面。然后第二纱条利用第一纱条的支承锥面同样以平行四边形的截面而被卷绕。以后的纱条重复同样的过程直到全部经纱绕完为止。纱条的构成与待卷绕纱线的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例如与其单丝、染色、捻度和纺纱方法等有关。在卷绕过程中可能获得太硬或太软的卷装,例如,若第一纱条的卷装结构太软,则第二纱条将会进入第一纱线的侧面中去,因此不能达到足够的高度。于是其整经长度比第一纱条为小。在一太硬的第一纱条卷装结构中,则第二纱条将较高,因为第一纱条的被压成凹形的侧面而使得用于第二纱条的空间缩小的缘故。于是整经长度比第一纱条的增大。这两种情况均将导致织物变歪和花纹不均匀,因此都是有缺点的。
从DE 26 31 573 C3已知有一以上述处理步骤的方法,其中在测量过程中采取在加压情况下进行检测。接着仿照相同的压力来完成第一纱条,并所有纱条应在压力下仿照进行。
从DE-34 32 276 A1已知有一整经方法,其中进给驱动由一输入给处理器的理论计算的进给来控制。在开始第一整经条时,通过一测量过程,然后对产生的卷装进行控制,并对给定状态与储存在处理器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必要时对整经滑座位置和储存在处理器中的程序进行校正,必要时可采取第一测量过程,然后完成第一纱条的整经,并从而在所有后继纱条的整经过程中对进给位移按第一纱条整经时的情况进行控制。在此情况下,所需的校正是在一由辊子加载的并具有辊子调整的探测器的帮助下完成的。
在上述两种方法中,在仿照第一纱条时并未进行检查或对卷装构成进行校正。确切地说,测量过程必须这样来设置和实施,使能绕制成无疵点的织造用的经纱。
与此相反,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改进具有前面所述特征的方法,使在仿照至少第一纱条过程中仍能对卷装结构施加影响。
此任务是这样来解决的,即在测量过程中和/或其他卷绕或仿照过程中不断地用测量技术进行监视,并当监视结果偏离一预定的给定值时对支架进给进行校正。
通过这一方法便能实现在仿照过程中仍能对卷装结构起作用。如果现有的有效压力与考虑到容差极限的给定压力不符合时,便能在一支架进给的校正中产生一反应。于是支架进给能减小,中止或增大,结果使卷装厚度的增长减小或增大,从而使卷装结构在仿照过程中仍能进行比较和校正。它在整个卷装构成过程中能成为一完整的辊子压力的调整过程。因此有可能排除在一个或几个测量过程中不存在的例如由于筒子架上筒子的纱线储备减少而导致的纱线张力的增大或不精确的输入参数而造成的影响,这些影响造成的偏差在形成长的经纱时会导致一乘法效果。
关于测量过程所述的方法能这样来实施,即测量过程以一与待卷绕纱线的特征参数有关的压力给定值来开始,它使卷绕过程与待卷绕纱线的例如由单丝的数目、染色、捻度或纺纱方法所决定的特性相适应。这个适应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对这特殊的压力给定值的很小的偏差已足以引起在形成平均值时的误差。此平均值是在测量过程中根据所记录的测量值所求得的。这样的误差可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因为对大的整经长度它具有相应的乘法效果。
但关于测量过程所述的方法也能这样来实施,即确定一个用于测量过程的进给量,它的大小根据待卷绕纱线的特征参数来选定。这样的一个可计算的进给量的确定导致一不仅考虑到锥面角而且还耐加考虑到待卷绕纱线的特征参数的相对整经机大滚筒的移动。这种方法当在测量过程中要求辊子的压力实际上为零时或仅在仿照时以测量技术进行监视时是特别需要的。在测量过程期间采用计算的进给量也能作为一种对监视辊子在卷装上的压力的补充,其中在测量过程中的计算的进给量借助压力传感器来调节,使测量过程结束后重新产生校正的进给。
为了对整个整经卷绕起影响起见,采用这样的实施方法较为有利,即支架进给的校正在第一纱条之后的其他纱条的仿照过程中也能起作用。这样能实现在远离锥面的整经纱条的结构与第一纱条的卷装结构相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克-穆勒-哈科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克-穆勒-哈科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994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判定量化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制造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