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幅片的热接合无效
申请号: | 97199933.3 | 申请日: | 1997-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237926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08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托弗·J·施米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1/12 | 分类号: | B32B31/12;B32B31/26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 |
地址: | 美国俄亥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幅片的热接合方法。该方法可使用于一次性吸湿用品中。
一次性吸湿用品,特别是一次性尿布,是公知的设计用来由婴儿或失禁患者穿用的商品。这种尿布被穿戴在穿用者的下躯干部位,用于吸收和容纳尿液或其他身体排出物,由此防止弄脏,弄湿或脏污在使用时与该尿布接触的物品(如衣物,床单,其他人等等)。近年来,一次性套穿式尿布形式的一次性尿布在市场中出现,特别是那些具有固定侧边的一次性套穿式尿布十分流行。这种一次性套穿式尿布的固定侧边通过将前部的侧片接合到后部的侧片而生产出。为达到接合目的,侧片的接触表面需要被至少部分熔化。但是,比较理想的是应避免与要接合区对应的侧片外表面被熔化。通常需要有一种能接合几层较厚材料且并不导致在外表面上形成坚硬的锉状突起。根据有关文献,现有技术更适合薄层材料的接合。因此,接合较厚材料的问题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但据申请人所知,迄今为止提出的唯一解决方案是下文所描述的。
典型的现有技术处理是传统的热接合处理,其使用钢,铝,铜或其他具有高导热系数的材料所制成的热销将熔化所需的能量传递到要接合的幅片中。对于薄膜状的较薄材料,热销接触并熔化幅片结构的外表面。而对于较厚材料,则热销最好能穿透整个幅片结构。热销的向上向下动作不但会造成具有熔化壁的孔的产生,而且会使一些熔化的材料转移并运到幅片结构的表面,从而在冷却后形成坚硬的锉状突起。为保证发生有效的接合,会随之进行对幅片结构的挤压。尽管如此,在挤压工具移动到位之前,热销必须移开,这造成操作复杂。而且仅在融熔材料冷却后,挤压工具才从幅片结构移开。
在美国专利US4667552中公开了一种对薄膜材料的穿孔操作,该材料通常为热塑材料,但并不仅限于热塑材料。加热穿孔销支承在转动滚筒上,而薄膜则由如可变形辊子的加压装置强制压在销上。该热销从塑料薄膜的顶部穿入,而热销对薄膜完成穿孔后在热销熔化周围的薄膜时,薄膜熔化成未“凝固”结构。在穿孔后,该薄膜具有一个光滑表面,和一个因凸起增生而形成凸凹的一个相对的表面。该技术并不适于较厚材料的接合。
美国专利US4,519,798提出了一种为接合目的采用热能以软化两层或多层热塑材料的处理。该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尿布结构,其中吸湿芯被囊包在多个片层之间。每个片层是由一种如聚乙烯等的材料构成的,这些材料可以热封而不必粘接。尿布是通过在吸湿芯的外侧边界将聚乙烯片的重叠边缘彼此直接加热并封闭而形成的。
在美国专利US4,919,738中描述了多层自粘合叠层或片材料叠层。具体说,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将多叠层动力粘接在一起的方法,而所述多叠层中至少有一个叠层包括热塑材料。叠层是通过使用压力偏压的叠层辊子获得的,所述叠层辊子之间以预定的表面速度差操作运转。实际上,在一些叠层上,粘接的位置会突起造成坚硬的锉状的突起而不是下凹。
在美国专利US3,733,238中公开了用超声波振动设备的方法将热塑材料层粘接在一起的方法。多个彼此间隔开的,具有与片状元件的一侧直接接触的工作表面的超声波振动传导元件被装配在位于片状元件的相对侧的相对的间隔的支承件表面上,生产热塑叠层材料的全宽度幅片。显然,该技术要求热塑材料层总与机械能量转换工具保持直接物理接触,这会导致幅片的污染,机械磨损以及由此产生的机构效率低下。
在美国专利US4,610,681中公开了一种六层结构的接缝,其包括了覆盖片的外织物层,内不透水层,和形成了衣物衬里的透水层。为了形成小的,没有突出的接合,超声波封接形成了多条线,而这些线则形成了加压区和升高线区。如上所述,该技术实际上是机械的,会造成幅片的污染,机械的磨损和机构效率低。
在美国专利US4,909,804公开了一种接合较厚材料层的方法,其中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训练裤的接缝,该接缝是通过缝合而接合在一起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未经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999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