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杆的校直与表面淬火处理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7200111.5 | 申请日: | 199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298340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25 |
发明(设计)人: | 姚元洪;吴学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元洪;吴学光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2002 辽宁省铁岭***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杆 表面 淬火 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杆的校直与表面淬火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采用中频感应加热的抽油杆的校直与表面淬火处理设备。
抽油杆在制造和修复时,通常是将校直和表面淬火分开进行,其缺点是增加了设备投资、生产成本和工人的劳动强度。现有的抽油杆表面淬火处理设备采用超音频或高频电源进行感应加热,其缺点是超音频或高频电源较贵,热效率较低,抽油杆的杆头和杆身的淬硬层深度的均匀性和连续性较差。现有的抽油杆的表面淬火处理设备只有一个冷却器,抽油杆往返移动时只有一个方向能处理抽油杆,另一方向是空行程,工作效率较低。处理抽油杆时感应器和冷却器不移动,而是抽油杆沿其轴线方向移动,因此设备较长,占地面积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上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抽油杆本身只转动不移动,而使感应器和冷却器沿抽油杆轴线方向往复移动的、同时进行校直和表面淬火处理的抽油杆的校直与表面淬火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中频感应加热的抽油杆的校直与表面淬火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较小,制造成本较低,热效率和工作效率较高,可同时对抽油杆进行校直和表面淬火处理,校直和表面淬火的质量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抽油杆的校直与表面淬火处理设备,包括床身、安装在床身一端的固定床头、安装在床身另一端的移动床头、安装在床身上的抽油杆旋转拉伸装置、对抽油杆进行加热和冷却的感应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的旋转拉伸装置由转动抽油杆的旋转用电机、拉伸抽油杆的液压缸及固定抽油杆的左右卡头组成,旋转拉伸装置与固定、移动床头处于同一轴线上,该轴线为左右卡头卡住抽油杆所限定的轴线,感应加热装置由套在抽油杆上的螺旋形感应器、电缆和电源组成,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供给管路和套在抽油杆上并靠近感应器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油杆的校直与表面淬火处理设备还包括一个安装在床身平面上的、可沿抽油杆的轴线移动的移动台车,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的一部份安装在移动台车上,从移动台车上伸出的感应器和至少一个冷却器都套在可旋转拉伸的抽油杆上,并做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移动台车设置在床身的平面上,并位于旋转拉伸装置的一侧,在床身平面上设置二条导轨,移动台车的托钣的下面设置至少二根传动轴,每根传动轴的两端设置有可在导轨上滚动的行走轮,至少在一根传动轴上设置有传动齿轮或链轮,在移动台车上设置有台车移动装置,该装置由移动电机、变速器、主动齿轮或主动链轮和链条组成,用于与托钣下面的传动轴的齿轮或链轮相啮合传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电机、水泵、水管、换向阀、左、右冷却器、给水槽、回水槽等,给水槽和回水槽设置在床身的内部,给水槽和回水槽之间用沿床身的纵轴的隔板分开,并加有过滤装置,所述的安装在移动台车上的电机带动水泵从给水槽中抽水,并经水管和换向阀供给左、右冷却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为中频感应加热装置,它包括设置在床身外部的中频电源、水冷电缆、设置在移动台车上的电容器、中频变压器和感应器,其中电缆将电容器、中频变压器和感应器依次连接起来。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冷却装置泵出的冷却水还分别供给电容器和中频变压器,用以冷却降温,所述的连接中频电源和电容器之间的水冷电缆大部份置于给水槽中冷却。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中频电源的频率范围为400-10000HZ,所采用的电缆可为内冷式或外冷式电缆。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床身的左前角处焊有左支钣,旋转用电机和固定床头固定在其上,床身的右前角处焊有右支钣,液压缸固定在其上,移动床头也支撑在其上,移动床头可在右支钣上滑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冷却装置中的换向阀控制水向左、右冷却器的流向,当感应器向右移动时左冷却器喷水淬火,当感应器向左移动时右冷却器喷水淬火。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左卡头和右卡头分别与抽油杆两端的外螺纹接头相连接,并分别支撑在固定床头和移动床头上,旋转用电机通过左卡头带动抽油杆自转,液压站的液体通过油管驱动液压缸,液压缸带动右卡头和移动床头,使抽油杆受到拉伸。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通过改变中频电源的功率和感应器、冷却器的移动速度来保证变横截面抽油杆的表面淬硬层深度的均匀性和连续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元洪;吴学光,未经姚元洪;吴学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01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