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于皮肤的驻极体复合膜无效
申请号: | 97200601.X | 申请日: | 199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2799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曹民;邓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1/10 | 分类号: | A61N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燕燕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皮肤 驻极体 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驻极体膜电量并对皮肤可牢固固定的驻极体复合膜。
高聚物驻极体膜在治疗骨折、软组织损伤及各种疼痛方面已有显著效果,但由于高聚物驻极体膜表面没有粘性,所以在使用时只能采用绷带、弹性网套或胶布与皮肤固定起到治疗作用。这种固定方法很不方便,同时也固定不牢,往往影响治疗效果。用压敏胶布或医用胶布作为固定物,敷于驻极体膜的外周与皮肤固定虽然比较方便,但驻极体膜电荷会受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既能保护驻极体膜表面电荷量不受损失,又能与皮肤牢固固定的驻极体复合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具体措施实现的:主要由驻极体膜与隔离层和医用压敏胶布构成的驻极体复合膜,驻极体膜的两面均覆盖有隔高层,一面隔离层上是压敏胶布,另一面隔离层是脱胶纸,脱胶纸与压敏胶布两端粘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图1为隔离层1与驻极体膜热合为一体
图2为与压敏胶布粘合结构
图3为有隔离层5的结构
图4为复合膜的整体结构
图5为复合膜与皮肤固定示意图
为了使驻极体复合膜既能与皮肤固定,又能保护其表面电荷量不受损失,可将驻极体膜2的两端先与隔离层1的两端热合成一体,热合处组成组合物3。隔离层1的材料必须选择能与驻极体膜材料用物理方法合成一体,如高压聚乙烯膜,聚丙烯无纺布、聚氨酯、聚氯乙烯等薄膜。隔离层1的周边要大于驻极体膜3~10mm,大于驻体膜的最佳尺寸为5~8mm。把隔离层1和驻极体膜热合成一体的组合物3与压敏胶布4粘合。压敏胶布4的压敏胶为聚丙烯酸酯医用压敏胶加入0.1%~2%的季按盐抗静电剂。压敏胶布的周边尺寸要大于驻极体膜周边30~50mm。为了保持压敏胶布的粘性,必须用脱胶纸6与压敏胶布粘合,但是当它与压敏胶布揭开使用时,会产生剥离电荷,影响驻极体膜表面电荷,因此在驻极体膜的另一面覆盖了隔离层5,它可以保护驻极体膜表面电荷,又不影响压敏胶布的剥离。隔离层5的材料必须选择能有足够绝缘性能而又不与压敏胶布粘合,如涂有机硅的脱胶纸、高密度聚乙烯膜、聚丙烯膜。隔离层5的周边尺寸也要大于驻极体膜3~10mm。驻极体复合膜的整体结构参照图4。
使用时,可将脱胶纸6从压敏胶布4上揭下,即可将复合膜贴在皮肤上、需要治疗的部位,由压敏胶布固定。压敏胶中加入抗静电剂后其产生剥离电荷量很小。由于驻极体膜处在两层绝缘隔离层中间,可以保护其表面电荷不受损失。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再用其它附件固定,与皮肤紧密粘贴不会导致皮肤过敏反应,同时保护了驻极体膜表面电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06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紧急求助电话机
- 下一篇:链式自动门开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