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磨流量调节阀无效
申请号: | 97202377.1 | 申请日: | 199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9766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18 |
发明(设计)人: | 钟汉鼎;张鉴琦;钟汉光;胡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烧结厂;湘潭市金中环保工具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F24F13/10 | 分类号: | F24F13/10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友文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流量 调节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阀门,用于通风除尘系统含尘气体流量调节控制。
本实用新型是对本申请人的两项专利即管式流量调节阀(90217922.5)及气体流量控制双效阀(91218282.2)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前者能根据管网的阻力平衡需要对吸尘点的流量进行动态调节,而后者兼备调节和截止双重功能且互不干拢。但都有下列缺点:一是闸板箱内容易积尘,使用时需先清除积灰后才能再次启闭,积灰对升降机构腐蚀也较严重;二是闸板提升后,紧贴内管壁的导向筋暴露在含尘气流中,易被冲刷磨损,造成启闭困难,影响使用寿命;三是阀门在垂直安装时,含尘气流中质量较大的尘粒紧贴外管下部流动,外管内壁表面突出部份(如管段联接处)或曲率半径突变部份易被磨损或磨穿。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耐磨流量调节阀,其闸板启闭灵活,闸板箱内不积灰,外管内壁突出部份不被磨损,从而提高阀门的使用寿命,长期不用维修。
本实用新型基本技术方案中新的技术特征在于在闸板箱的下部增设一个密封段,只在调节闸板迎风面一侧有侧板且比现有侧板厚而长,取消原有导向筋,在背风面设闸板导向轮,增设一个下弧板,下弧板与外管之间有隔板。
该密封段是用硫化橡胶模压成型,侧板厚度与外管壁厚相等,导向轮的端面比侧板的表面高度略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调节阀的断面示意图;
图2是闸板箱密封段断面(图1中A-A)示意图;
图3是侧板增厚示意图。
实施侧:流量调节阀(图1)有外管1,其内焊有两个高度等于外管直径0.7的侧板2,上弧板3与调节闸板4固定联接,还有一个下弧板5,侧板2与外管1之间有隔板6,下弧板与外管之间有隔板7,其高度为10~50mm,两个侧板2,上弧板3与下弧板5构成一个内管,另外还有截止闸板8。
在闸板箱下部有一个密封段9(其断面见图2),该密封段由二块模压成型的硫化橡胶10组成,其内壁紧贴调节闸板4,外壁可贴紧箱体板。为调节橡胶模块的松紧,最好在模块与箱体板之间加块调节板,通过螺栓和固定在箱体板上的螺母调节。为使闸板4启闭阻力小,还可在硫化橡胶内壁涂上润滑剂。
两个侧板2在迎风面一侧且在管道轴线方向比现有侧板长30mm左右,板长约为100mm。背风面一侧没有以前有但并无作用的侧板,侧板2有增厚层11,即本阀门的侧板比现有阀的侧板厚长,且只在迎风面(图3),其厚度(含增厚层)与外管壁厚相等,调节闸板4在背风面有导向轮12,闸板8则由导向轮12、13限位。导向轮12、13的端面略低于增厚层11的表面,从而可避免被含尘气流磨损。
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的阀门比现有同类阀门优越,以弹性及密实度较好的硫化橡胶密封闸板箱下部(密封段)后,粉尘不能进入闸板箱,避免了腐蚀和开启闸板需清灰的弊病,而清灰是非常困难的;侧板延长和增厚,即延长了侧板的耐磨年限,又使导向轮不被磨损,用增厚的侧板和导向轮取代了原来闸板两侧极易被磨损的导向筋,可以免去钻进管道重焊导向筋等维修工作(否则闸板将跑偏);有了下弧板,改变了流场,含尘气流不会磨损管壁及邻近管件。根据测试结果,本阀寿命可达10年左右而无需维修,有理想的耐磨效果,具有流量调节控制及截止双重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烧结厂;湘潭市金中环保工具机械厂,未经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烧结厂;湘潭市金中环保工具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23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加注瓶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节能电子正时分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