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户用滴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02844.7 | 申请日: | 199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28164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20 |
发明(设计)人: | 何俊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俊秋 |
主分类号: | A01G25/06 | 分类号: | A01G25/06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吕晓蕾 |
地址: | 7440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农业的滴灌装置,特别是一种小型、可移动的户用滴灌装置。
现有的农业节水灌溉方法有如下几种:一是人工浇灌,这种灌溉方法即浪费水源,也浪费人力;二是喷灌,喷灌设备成本较高,且需有充足的水源,喷灌设备一但安装固定好就不可再轻易地移动;三是滴灌,现有的滴灌装置主要用大棚植物,滴灌装置的成本较高,滴灌装置的滴灌一般都是通过在水管管线开有滴水孔,或再在滴水孔上设有滴水头来完成的,如果将滴灌用于灌溉有地膜的土地,就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是如果要求水管每个滴孔都对准每株植物的根部,发挥滴灌的优越性,对准难度很大,只能浪费有限的水源;其二有地膜的土地上采用普通滴灌装置,由于滴孔不能完全与植物的位置相吻合,使得很大一部分水滴在了地膜之上,而挥发掉,使有限的水源不能充分被利用。中国专利第CN204747911中记述了一种《自动植物滴灌器》,它由容器、软管、阀门和滴管组成,在容器上接有一个分流器,该分流器实际是一个多通接头,而由软管滴管构成的滴水部分实际上雷同于普通的输液管道,其滴头插入土壤中的部分,未提及防堵机理;在滴水管道还易产生空气气泡,产生气堵,从而影响滴灌的连续性。由于该装置仅考虑了用于农药的滴灌,如果用于大面积水的灌溉,那么在容器和管道设置上都无法解决如何固定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巧、结构简单、便于移动、安装、可充分利用有限水源的滴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户用滴灌装置,它包括液体容器、水泵和滴头,在液体容器、水泵和滴头之间有管系连接,其特征在所述的液体容器为半柔性水箱4,在半柔性水箱4的箱体表面标有水位标记12;所述的水泵为手轮水泵2;在半柔性水箱4的出水口5处的管线6上设有若干个四通接头7,在四通接头7上设有配流器9,在配液器9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毛管10的连接嘴16;在毛管10的端头接有防堵滴头11。防堵滴头为一倒圆锥体结构12,在倒圆锥体12上开有裂缝式出水窗13;在倒圆锥体12的顶部设有滴水量孔15,滴水量孔15与毛管10的端头相联接。在配流器9的顶部设有排气嘴17,排气嘴17上设有排气胶帽18。倒圆锥体12的顶部设有的进水孔15的孔径为0.6-1.5毫米。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配流器和防堵滴头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以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1为水井或水窖,将手轮水泵2安装在水井或水窖1上。所述的手轮水泵2为本申请人的另一个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的大部分构件为塑料件,造价较低,也便于移动,在手轮水泵2上的出水口接有管线3;管线3的另一端通入半柔性水箱4的入水口处;在半柔性水箱4的箱体上标有水位标记12。由于半柔性水箱4的箱体是由金属支撑架和增强塑料布而构成,而增强塑料布为半透明状,可直接观察到水箱中水的容量。如果用于滴灌农药,则可利用箱体上的水位标记12进行准确的计量和配制。在水箱底部的出水口处可设一控制阀5,以便控制滴水的水量。在半柔性水箱底部的出水口设有一管线6,在管线6上每隔一段距离设有一四通接头7,在四通接头7处连接有一支管线8,支管线8的端头设有一配流器9。配流器9可以是圆形或方形、长方形的容器,在配流器9的顶部有进水口19,支管线8就连接在进水口19处。在配流器9的顶部还设有一个排气嘴17,在排气嘴的上套有一排气胶帽18,使得配流器9的容器上部形成一个气室22。设排气嘴17,可调整配流器9中气室的大小气室用于水、气分离,保证与配流器9连接毛管10中不会产生空气气泡,造成管路的气堵现象。配流器9的侧壁开有若干个与毛管10相连接的连接嘴16。在毛管10的端头装有一倒圆锥体形状的防堵滴头12,在倒圆锥体上开有一裂缝式出水窗13;在倒圆锥体的顶部设有一滴水量孔15,滴水量孔15的口径为0.6毫米-1.5毫米,由于采用了倒圆锥体结构,使得防堵滴头12在直插于土壤14中后,自然形成了土壤14与防堵滴头12之间的间隙20,有了这个间隙就可以保证裂缝式出水窗13不被泥沙封堵,而使由毛管10流来的水通过防堵滴头12连续不断地提供给植物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俊秋,未经何俊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28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田洗井清蜡汽车磁防垢除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小四轮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