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易清灰的直排管式锅炉无效
申请号: | 97203427.7 | 申请日: | 1997-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29379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07 |
发明(设计)人: | 丁德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德宝 |
主分类号: | F28G1/08 | 分类号: | F28G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凤儒 |
地址: | 101500 北京市密云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易清灰 直排管式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排管式烧汽、烧水的锅炉、热水炉或茶炉。
用直排管式燃煤锅炉烧水或烧汽,通过炉内的热烟气与排管内的介质(如水等)进行热交换,使水烧热、烧开、或烧成蒸汽。当直排管式燃煤锅炉使用一段时间后,排管外会有一层积灰,最厚时可达20mm,此时因管外这层积灰的作用,使得排管的传热效果越来越差,使得管内介质(水等)得不到应得热量,造成烟温过高,白白地排放掉,浪费了大量的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易清灰的直排管式锅炉,该炉可随时清除排管外上的积灰,保证热烟气与排管内的介质能进行正常的热交换,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节省燃料。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式方式实现的。这种可易清灰的直排管式锅炉的炉体内包括有燃烧室、对流束管室,在该对流束管室中有数根平行排列的对流管,在所述每根对流管上都以滑动配合的方式套设清灰环,且所述每个清灰环都分别通过连接杆连接成处在一个平面上的整体,即为清灰器,该清灰器上垂直固定有推杆杆,该推拉杆套穿过固定在所述对流束管室壁上的套管,引出所述的炉体外。
当该锅炉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握住推拉杆,前后推、拉推拉杆几次,即可清除对流管外上的积灰,保证对流束管室中的热交换正常进行。
所述推拉杆及套管分别为两根,所述两根推拉杆的在炉体外的裸露端通过手握杆相连。用手操作手握杆进行推、拉,非常方便。
所述清灰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对流管的外径3.6-4.4mm。即对流管与清灰环净距为2mm左右。这样清除对流管外上的积灰,一般不超过2mm左右。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装有清灰器的直排管式锅炉的主视图
图2为装有清灰器的直排管式锅炉的剖视图
图3为装有清灰器的直排管式锅炉的俯视图
图4为推拉杆套穿套管的示意图
图5为对流束管室的俯视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7为图5的B-B剖视图(I)(清灰环处在后限位上)
图8为图5的B-B剖视图(II)(清灰环处在前限位上)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这是一种直排管式锅炉,在该炉体32内有燃烧室33和对流束管室34。在炉体32上有投煤门1、拨火门2、清灰进风门3,该直排管式热水炉在使用时,水从进水口10进入炉体32的夹套27,又从夹套27进入燃烧室33下的钢炉排管14和对流束管室34中的对流管12中。同时,从投煤门1中投入燃料,燃料在燃烧室33内燃烧,空气可不断从投煤门1中进入。燃烧室33内未完全燃烧的燃料及热烟气通过炉排及钢炉排管14的外壁到第二燃烧室35中,由清灰进风门3进入新鲜空气,使未完全燃烧的燃料进一步在第二燃烧室35中燃烧。热烟气通过第二燃烧室35和对流束管室34间的通道36进入对流束管室34中,与对流管12进行热交换后从烟囱口5排出。对流管12和钢炉排管14中的热水从出水口6流出供使用。灰渣可从清灰进风门3和清灰门31中清除。由于烟气不断从对流管12的外壁通过,经过一段时间后会使管外有一层积灰,因此可通过清灰器进行清理积灰。
如图5、图6所示,在每根对流管12上都套设清灰环21,每个清灰环21通过连接杆24连成一整体,成为清灰器,清灰器上连接推拉杆23,两根推拉杆23的在炉体外的裸露端连接手握杆29。如图4所示,在水套27上的水套外封钢板25和水套内封钢板26上固定套管40,推拉杆23可在套管40中往复滑动。锅炉在正常运转情况下,清灰环21处在对流束管室34中的后限位上的位置,其位置如图7所示的位置。当清灰时,拉动推拉杆23,将推拉杆23拉到图8所示的位置,即清灰环21处在前限位上,这样反复推拉几次,即可清除对流管12外积灰,使积灰不超过2mm左右,大大节约了煤。
本实用新型的清灰环可为钢环。连接杆和推拉杆可采用钢筋制成。
上述实施例为一种装有清灰器的直排管式锅炉,凡是采用直排管的锅炉、热水炉或茶炉都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清灰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装有本实用新型的清灰器的直排管的锅炉、热水炉或茶炉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综上所述,可易清灰的直排管式锅炉、热水炉或茶炉可随时清除排管外上的积灰,保证对流束管室内的热交换正常进行,提高热交换的效率,节省燃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德宝,未经丁德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34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