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水供暖热量表无效
申请号: | 97203937.6 | 申请日: | 1997-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30411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13 |
发明(设计)人: | 董鸿聚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鸿聚 |
主分类号: | G01K17/14 | 分类号: | G01K1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26***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 供暖 量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供暖热量表,属于集中供暖的计量仪表技术领域,适合安装在集中供暖热用户的供、回水管道上,测量用户的实际用热量,做为收取采暖费的依据。
集中供暖是一种有偿服务,但目前的收费依据是采暖面积或建筑面积,这是很不合理的,它主要表现在:一、由于建筑物的热功性能不同,相同面积的热用户的实际耗热量是不一样的,因而收取相同的采暖费是不合理的;二、即使建筑物的热功性能相同,但如果其选择的散热设备型号或规格不同,或对室内气温的要求不同,也会造成实际耗热量相差很多,收取相同的采暖费也是不合理的;三、由于集中锅炉房的不同,使供暖水的流量、水温和时间相差较大,造成即使两个热工性能和散热设备完全相同的热用户的实际耗热量也不会相同,因而收取相同的采暖费也是不合理的;四、由于对建筑物的用途不同,热用户用暖时间实际上是间断的,有很多时间是不需要采暖的,例如:住宅中家中无人的时间、办公场所的非工作时间,宾馆的无客人时间等,均可以暂时停止采暖,以节约能源,但由于是按面积收费,用户在这些时间里不会停止采暖,而这些不需采暖的时间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但由于集中锅炉房不可能将各种不同采暖时间的用户分别供应,只能连续供暖,因而造成了极大能源、人力和设备容量的浪费,大大地加大了供暖成本,供暖成本最后只能加到热用户身上,造成采暖费过高,用户难以承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供暖水的流动为动力的机械式热水供暖热量表,安装在热用户的热力入口处的供、回水管道上,计量热用户的实际耗热量,以实现对用户按热量收费取代按面积收费。从而克服了按面积收费的上述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的,这种热量表,它由表壳33、表盒23、叶轮盒35、叶轮36、主动磁钢轮2、从动磁钢轮3、滑动齿轮11、供水侧波纹管15、回水侧波纹管16、感温包30等构成。其特殊之处在于,在表壳33内,设置叶轮盒35,在叶轮盒35内设置叶轮36,(该表壳、叶轮盒、叶轮的型式类似于冷水表和热水表,既可以是旋翼式,也可以是螺翼式,还可以是其它形式)叶轮36轴上的齿轮A1带动主动磁钢轮2,同时也起减速作用,(当选用水平螺翼式叶轮时,应采用蜗杆蜗轮方式减速和改向后带动主动磁钢轮2、亦可采用蜗杆蜗轮方式减速和改向后先带动齿轮A1,再由齿轮A1带动主动磁钢轮2。)由密封盖27将叶轮和主动磁钢轮密封在表壳内。表盒23通过支架架于密封盖27上方,两者之间有一定的间距,并在密封盖27上表面敷着保温层26,以减轻密封盖27的热量对表盒23的影响。密封盖27容纳齿轮A1和主动磁钢轮2的部位向上凸出,使之接近表盒23的底部。在表盒23内,设置从动磁钢轮3,使之位于主动磁钢轮2的正上方,尽量接近表盒23盒底,以使主、从动磁钢轮尽量接近。在从动磁钢轮3的轴上设置齿轮B4,在其一侧设置具有大小齿轮的齿轮C5和齿轮D6(这种具有大小齿轮的齿轮起减速作用,其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本处以使用两个为例描述)使齿轮B4与齿轮C5的大齿轮啮合,再使齿轮C5的小齿轮与齿轮D6的大齿轮啮合,再设置齿轮E7,使齿轮D6的小齿轮与齿轮E7啮合,在齿轮E7的轴上,设置蜗杆A8,在一水平轴上设置变齿柱(10),变齿柱(10)的一端设置蜗轮A9并使之与蜗杆A8啮合。在变齿柱(10)的一侧,与变齿柱平行安装着波纹管套管18,在波纹管套管18内,一端设置供水侧波纹管15,另一端设置回水侧波纹管16并呈顶牛状态,两者中间夹着中间滑筒17,供水侧波纹管15的另一端通过导压管19与串联在供水管道的感温包30连接,回水侧波纹管16通导压管19与串联在回水管道的感温包30连接。在波纹管套管18和变齿柱10之间,与两者平行地设置一根棱轴12,该棱轴12上套着与棱相吻合的滑动齿轮11,该齿轮可以沿着棱轴12轴向滑动,但当滑动齿轮11转动时,棱轴12必须同其一起转动,该滑动齿轮11只有受中间滑筒17的伸出臂的拨动才能沿棱轴的轴向移动。变齿柱10是一个较长的柱形齿轮,其上凸出柱面设有若干齿条,它的一端(多齿端)的齿是布满的,但只有一根接近到达另一端(无齿端)而其它齿条依次变短,当中间滑筒17处于起始位置(两侧波纹管内的气体压力相等)时,滑动齿轮11的齿位于变齿柱10的无齿端并接近变齿柱10无齿端的柱面,但既不与柱面接触也不与变齿柱10的齿啮合,棱轴12的一端带着蜗杆B13(亦可是带着齿轮)并与计数器14一端数字轮上的齿(相当于蜗轮)啮合。再将表盒内充以甘油或其它透明机油,将感温包内充以一定压力的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鸿聚,未经董鸿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39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