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大豆高、低分子蛋白及低聚糖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04001.3 | 申请日: | 199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287804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19 |
发明(设计)人: | 姜浩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浩奎 |
主分类号: | A23J3/16 | 分类号: | A23J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2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大孔 吸附 树脂 提取 大豆 分子 蛋白 聚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化工领域。
目前国内外分离大豆蛋白有以下几种方法:即碱提酸沉法、超过滤法,这些方法均采用立式或卧式大豆蛋白分离设备,通过机械运转的物理现象达到分离蛋白的目的。采用上述装置和工艺分离大豆蛋白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弊端,如碱提酸沉法虽然比较简单易行但存在着蛋白含量不高、收率低而且难以解决产品中杂质含量偏高的问题;而超过滤法,虽然比碱提酸沉法蛋白收率及含量略有提高,但其产品中存在着金属离子和盐的成份,因此导致产品色泽不纯,口感不佳的缺陷。至目前还有些厂家在不同的工序中采用离子交换法,比较有效地除去色素和盐的成份但其口感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善。此外采用上述各种方法所生产的分离蛋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这就是所生产的分离蛋白均为分离蛋白混合物,即没有把分离蛋白中的据其分离蛋白分子量的大小而各自固有特性的高分子蛋白、低分子蛋白以及低聚糖一一分离开,因此在本产品的应用上适应性不广,达不到物尽其美的目的。目前美国、日本也试验采用胶化体式粘性物质完成分类分离蛋白的装置,但尚未得到圆满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大豆高、低分子蛋白及低聚糖的装置的目的是为分离大豆蛋白提供一种不但提高分离蛋白的含量、收率,而且所生产的分离蛋白具有无金属离子、无色素、无盐口感清新的特点,同时能够按着蛋白分子量不同分类生产高分子蛋白、低分子蛋白和低聚糖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大豆高、低分子蛋白和低聚糖的装置主要是由三级不同构造的四个树脂罐所组成。在进入本装置前将原料脱脂豆粕进行粉碎、用碱和工艺水进行碱溶、粗滤排渣等,当脱脂蛋白浆液(X)达到与水的比例为1∶10-12,PH值为8.5,温度为60℃,再充分搅拌30分钟后方可输入到本特定装置。本装置主要由一级大孔吸附树脂罐(A)、二级大孔吸附树脂罐(B)和三级普通树脂罐(C)所组成。三级普通树脂罐(C)分别由阳离子树脂罐(C1)和阴离子树脂罐(C2)组成。在一级大孔吸附树脂罐(A)、二级大孔吸附树脂罐(B)以及阳离子树脂罐(C1)和阴离子树脂罐(C2)内均设有与本罐体容积成一定比例的不同型号的特定树脂。一级大孔吸附树脂罐(A)、二级大孔吸附树脂罐(B)以及阳离子树脂罐(C1)和阴离子树脂罐(C2)依次首尾接通。蛋白浆液(X)从树脂罐的顶部输入后经过树脂罐体再从树脂罐体底部输出后再从下一个树脂罐体的顶部输入到下一个树脂罐内。在一级大孔吸附树脂罐(A)顶部的一侧设有NaOH溶液入口,在其底部的一侧设有高分子蛋白浆液的自然流出口;在二级大孔吸附树脂罐(B)的上部一侧设有乙醇的输入口,底部一侧设有低分子蛋白溶液自然流出口。从一级大孔吸附树脂罐(A)自然输出的高分子蛋白浆液、从二级大孔吸附树脂罐(B)自然输出的低分子蛋白浆液以及从阴离子树脂罐(C2)输出的低聚糖溶液分别输入到高分子蛋白喷雾干燥罐(F1)、低分子蛋白喷雾干燥罐(F2)和低聚糖喷雾干燥罐(F3),进行高温灭菌喷雾干燥。最后出高分子蛋白(W1)、低分子蛋白(W2)和低聚糖(W3)。如说明书附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大豆高、低分子蛋白及低聚糖的装置不但缩短了生产工艺而且有效地解决了因反复水洗使分子量在2000以下的可溶性蛋白流失量大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酸碱处理工艺中不能彻底脱色脱盐的难题。特别是通过一级大孔吸附树脂罐(A)、二级大孔吸附树脂罐(B)以及阳离子树脂罐(C1)和阴离子树脂罐(C2)将脱脂蛋白浆液中共存的分子量在20000以上的高分子球蛋白、分子量1000——2000的低分子蛋白、分子量在350-800低聚糖分步、分层次地加以提取,并把分子量在350以下的色素及盐加以吸附。经产品检测高分子蛋白和低分蛋白其纯度均超过95.1%。低聚糖色泽洁白,口感清新没有盐味,达到了脱盐脱色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浩奎,未经姜浩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40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充电电池自动导向快速夹具
- 下一篇:球磨机衬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