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红外线灶聚热筒无效
申请号: | 97204080.3 | 申请日: | 199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28997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02 |
发明(设计)人: | 姚民生;王圣谟;周红平;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火王燃器具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雄杰 |
地址: | 51810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红外线 灶聚热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集聚热、防热辐射及防污为一体的多功能红外线灶聚热筒。
红外线家用煤气灶是依全预混大气式燃烧原理设计制作的,具有节能、省时、污染小、防风性能好等优点。但其缺点是容易回火以及产生很大的热辐射。在灶具的操作方向若不加反射板,距灶前200mm处温升高达22℃以上(环境温度为20℃)。人站在此处很热,影响使用环境。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红外线灶大多在1.5倍额定压力下回火,也就是说在煤气压力过大或热值较高时都易回火。为了克服以上两种缺陷,市场上现有红外线灶在如图1所示的锅架10上圆周局部加有反射板11(如附图1所示)。但这样只能减少操作面的热辐射,降低温升,而在没有反射板的部位,热辐射损失大,从而热效率普遍偏低。若做成整体聚热筒(反射罩),不仅辐射热不易散发而且还对辐射热进行强烈的反射,使辐射体表面及背面温度迅速升高而导致回火。所以目前市场上的红外线灶具热效率普遍偏低且易回火。如何提高热效率,解决在热效率高的条件下,灶具既不回火且操作面的温升减小,又不致使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升高,一直是红外线家用燃气灶领域中的一大技术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集聚热、防热辐射、防污为一体,可大大提高热效率,又不会增加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且能避免回火现象的多功能红外线灶聚热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多功能红外线灶聚热筒有一个筒状聚热反射罩21,聚热反射罩上开有反射热释放孔22,聚热反射罩下部设有锅架台23,锅架台下部设有集液盘24。
所述的聚热反射罩、锅架台及集液盘制成一体。
所述辐射热释放孔沿聚热反射罩圆周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由金属材料或搪瓷制成。
本实用新型由镜面不锈钢整体拉伸而成。
使用时,将红外线灶聚热筒置于红外线灶上,然后将锅架置于聚热筒内的锅架台上,即可使用灶具做饭。聚热筒不仅可以有效地将热量聚集在聚热筒内,而且聚热筒上的辐射热释放孔可释放部分红外线辐射热,以避免热辐射过于集中,反射太强而回火。聚热筒下部的集液盘则可将做饭时的溢出物收集在内,以免造成对灶台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表现在:
一。本实用新型集聚热、防热辐射和防污为一体,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红外线灶具热效率低、易回火、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高等缺陷。
二。本实用新型可极大地提高热效率且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低。经多次测试,热效率可达59%以上,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三。本实用新型可使灶具四周的热辐射大大降低,距灶前200mm处温升仅10℃左右,有效地改善了使用者的周围环境。
四。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制造容易,使用方便等特点。
图1是现有锅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聚热筒20有一个筒状聚热反射罩21,聚热反射罩上沿圆周间隔设有一圈辐射热释放孔22,本例中沿圆周设有15个长方形孔。聚热反射罩下部设有锅架台23,锅架台是在聚热反射罩底部向内伸出的环状平台。锅架台下部设有集液盘24,集液盘则是在锅架台下部再向内伸出的又一个带沿的环状平台。上述聚热反射罩、锅架台及集液盘由镜面不锈钢整体拉伸成一体化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火王燃器具公司,未经深圳市火王燃器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40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河道排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纸质模压制品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