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气反吹式扁袋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97204138.9 | 申请日: | 1997-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288768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26 |
发明(设计)人: | 叶荣;赵林;边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炭素总厂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0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气 反吹 式扁袋 除尘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治理工业粉尘的大气反吹式扁袋除尘器。
现有的大气反吹式扁袋除尘器,粉尘滞留在织物外侧,气体穿过织物后通过各单元室下部的蝶阀即切断阀进入空气集合管汇合流出,控制与大气相通支路以实现大气逆向清灰的开启阀也是采用蝶阀,由于蝶阀不能彻底切断通路,产生泄气,形成气流短路,故严重影响清灰效果。
现有的扁袋除尘器,由于仅在除尘器下部设置蝶阀,实现与大气支路相通,这样反吹气流仅能作用到滤袋下部区域,不能达到上部区域,对清灰效果不利。
目前控制各蝶阀转动的机构大体上为液动、气动和基本单排链条传动等三种形式。由于该类除尘器体积较大,由几个到十几个单元室组成,一般需安置在室外,这样使用液压、气压传动机构在北方冬季必须伴有加热装置,否则油、气管路冻结,基本单排链条传动由于受力不均容易产生倾翻,缺乏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清灰阀体印切断阀、开启阀密封性能良好,反吹气流对滤袋作用均匀,阀门开启动作准确、可靠的大气反吹式扁袋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单元室、空气集合管、切断阀、下开启阀、链条工作张紧边、链条回转松驰边、链条托架、链条导轨等,其特殊之处在于切断阀是由切断阀圆形阀板、垂直固定于切断阀圆形阀板中心的切断阀导向杆、切断阀环形胶垫组成的伞型结构,下开启阀是由下开启阀圆形阀板、垂直固定于下开启阀圆形阀板中心的下开启阀导向杆、下开启阀环形胶垫组成的伞型结构;在每个单元室的上方设置了由上开启阀圆形阀板、垂直固定于上开启阀圆形阀板中心的上开启阀导向杆、上开启阀环形胶垫组成的伞型上开启阀;链条工作张紧边、链条回转松驰边采用双排链,且有一段为五排链,其长度小于单元室的宽度;单元室下部阀壳上固定一切断阀转轴,切断阀转轴上设有切断阀主动杆、固结一提拉绳的切断阀从动杆,切断阀转轴下方与其平行设置一铰接轴,铰接轴上固定有转轮;阀壳上与切断阀转轴平行地设有下开启阀转轴,该转轴上设有倒“Y”型下开启阀主动杆、固结一拉绳的下开启阀从动杆、下开启阀从动凸轮,下开启阀从动凸轮与其上方的下开启阀导向杆位置相对应;上开启阀导向杆两侧设置了定向滑轮,定向滑轮分别联结双拉绳,上开启阀下方设一三角钢板,双拉绳与之相联结。
本实用新型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切断阀转轴、下开启阀转轴分别采用固定套固定在阀壳上。
本实用新型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切断阀导向杆、下开启阀导向杆、上开启阀导向杆上分别设有切断阀导向套管、下开启阀导向套管、上开启阀导向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切断阀圆形阀板与切断阀导向套管相接触处设有缓冲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切断阀、下开启阀由蝶阀改为由圆形阀板及导向杆组成的伞型阀,在闭合时与用软橡胶做成的可压缩的环形阀口处胶垫相贴合,从而达到密封目的;本装置在每个单元室的上方设置了上开启阀,达到了反吹气流对滤袋作用均匀的效果;本装置在执行各阀动作机构中,由原来的液压、气压或基本单排链条传动改为基本双排链条传动,所以可在室外全天运行,且动作准确可靠,不易产生倾翻。
附图1为除尘器中清灰阀体示意图。
附图2为基本双排传动链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阀体与基本双排传动链条传动关系图。
附图4为图3的A-A剖面图。
附图5为附图3的B-B剖面图。
附图6为切断阀关闭图。
附图7为下开启阀开启图。
附图8为上开启阀开启图。
图中:1-单元室 28-下开启阀导向套管
2-空气集合管 29-下开启阀导向杆
3-链条工作张紧边 30-下开启阀圆形阀板
4-链条回转松驰边 31-下开启阀环形胶垫
5-链条托架 32-键
6-链条导轨 33-固定套
7-转轮 34-键
8-铰接轴 35-切断阀从动杆
9-切断阀主动杆 36-下开启阀从动凸轮
10-切断阀转轴 37-上开启阀圆形阀板
11-键 38-定滑轮
12-固定套 39-上开启阀环形胶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炭素总厂,未经吉林炭素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41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