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烫夹具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7204207.5 | 申请日: | 199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88674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耀照 |
主分类号: | A47J45/10 | 分类号: | A47J45/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系为一种夹具,尤指为一种烫夹具结构改良,乃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工学握持方式之防烫夹具,使夹具得以有效施力夹持,并令其夹持部贴合锅缘,呈现稳固夹持状态。极具实用性、方便性与安全性,且具有符合人体工学之功效。
一般烹煮食物后之锅具,其外缘必极为热、烫,而一般系以抹布端持之,则容易造成手部烫伤之虞虑;亦有以夹具夹持之。
而传统式之夹具,请参阅图1所示,系由一本体10,其下侧枢设两对应之杆架体12,该杆架体12上设有一横杆11,形成一握持部,其底部系设有呈一字状之夹持部13;藉由手部3握持横杆11施力,使其夹持部13得以夹持锅具2。但依上述之结构及动作原理,可理解其具有下列之缺点:
(1)该横杆系仅呈一个固定位置之握持部,若使用者之手部较大或较小时,容易造成无法握持现象,亦无法符合人体工学握持方式施力,致使夹持施力不足、不稳固,造成夹持脱落之虞虑。
(2)该夹持部系设呈一字状,故,无法完全贴合于锅具外缘面上,容易造成夹持滑动、松脱之虞虑。
(3)该杆架体欲张开时,其仅单一之模杆藉力点,故,以无法单手将杆架体予以撑开,须藉由双手始能完成之,极其不方便。
本创作人有监于上述传统式之缺点,乃积其多年从事夹具、器皿之产销经验,经潜心研究、试作,并加以改良,逐有本实用新型提出。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使防烫夹具,可令使用者依其最佳之握持位置握持其握持部施力,以符合人体工学,并达到稳固夹持之功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烫夹具结构,系由一本体,其底侧设有两呈对应之杆架体,该杆架体底部设有夹持部;其中:
该杆架体,其适当位置上设有一架杆,该架杆上设有第一握持部、第二握持部;藉由该第一、第二握持部,俾能令使用者之手部大小,调整其适当之握持位置,达到符合人体工学,有效握持施力夹持之功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烫夹具结构,该夹持部系设呈圆弧状,藉由其圆弧状之夹持部,得以贴合圆型锅具之外缘面,达到稳固夹持,防止锅具夹持松脱、掉落之功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烫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持部可设呈“<”字型,使其得以贴合夹持方型或多角型锅具外缘面,达到防止锅具夹持松脱、掉落之功效。
为让审查员及熟习于此项技艺人士,对本实用新型之功效完全了解,兹配合图示及图号,就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组成、功效及特征,详细说明于后:
图1系传统式使用示意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图
图3A、B、C系本实用新型使用例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
图号部份:
10、20本体 210第一握持部
11横杆 211第二握持部
12、22杆架体 3手部
13、23夹持部 4锅具
21架杆
请参阅图2所示,系由一本体20,其底侧设有两呈对座之杆架体22,该杆架体22底部设有夹持部23;其主要特征系为:
该杆架体22,其适当位置上设有一架杆21,该架杆21上设有一握持部210、第二握持部211;
有一握持部210、第二握持部211;
该夹持部23,系设呈圆板状;
依上述之结构、组成,就本实用新型其使用功效,详细说明于后:
请参阅图3A、B、C所示,就手部较小之使用者而言:如图3A所示,系可以手部3握持于第一握持部210,因其与本体20之距离较短,故,得以符合手部较小使用者握持,达到符合人体工学,方便握持施力稳固夹住锅具4之功效。若手部较大之使用者(如图3B所示),则可调整其握持部位,设于第二握持部211,以达到符合其握持之顺畅性与方便性与稳固性之功效。
而本实用新型之夹持部23,其设呈圆弧状,得以于施力夹持锅具4时,藉由其圆弧之夹持部23对应贴合于圆形之锅具4外缘面上,达到稳固夹持,有效防止锅具4夹持中松脱、掉落之功效。
另,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请参阅图4所示,该杆架体22底部之夹持部24,系可设呈“<”字型,亦可达到稳固夹持不规则外缘之锅具,有效防止锅具松脱、掉落之功效,同属本实用新型之创意范畴。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改良防烫夹具结构,乃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工学握持方式之防烫夹具,使夹具得以有效施力夹持,并令其夹持部贴合锅缘,呈现稳固夹持状态,并达到防松脱之功效。极具实用性、方便与安全性之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耀照,未经张耀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42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