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开关无效
申请号: | 97204248.2 | 申请日: | 199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99389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02 |
发明(设计)人: | 游隆正;郭寿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万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7/04 | 分类号: | H01H7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开关。
传统电路电源保护装置中,已大多采用过电流断路来保护电元件不会因突发性高电流通过而毁损,但传统电路均将过电流断路器与电源开关分别设置,故使用时有其不方便性,而有改良的必要;本创作人申请的台湾第83205055号新型专利即针对上述的不方便而设计,将过电流断路器及开关合而为一,且被核准专利;但本创作人又发现,该结构的设计重点(如图8所示),在于以弹升的绝缘片280使电源切断后,待电流正常后,开关体重新切换,可同时压下绝缘片280,令双金属片及跷片基座26重新接触而恢复通电,其在动作上仍需重新切换开关方可达成,故仍有改善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电路中产生强大电流时自动切断电路的安全开关,它对电子元件和使用者均可提供绝缘保障,并且使用者在操作上更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开关,它包括:
一上方为开放设计、而底部则仅开设有二个开口及一容置槽的封闭设计的壳体;
一被动片、它是以可活动的方式而设置在该壳体的内部;
一绝缘片、它其是以可在该壳体的有限空间内向上方及下方运动的方式而设置,而且其下方则是套设着有一个第一弹簧;
一个第一插脚,它是固设在该壳体的内部,且其中的一延伸部则是由该壳体底部所开设的一个开口穿设而出;
一个第二插脚,它亦是固设在该壳体的内部,而且其中的一延伸部亦同样地由该壳体的底部所开设的另一开口穿设而出,
一双金属片,该双金属片的一部分是和该第二插脚的一部分固设在一起;
一个上盖,它是恰可盖合在该壳体上方的开放空间,同时,其一侧则是界定着一个可供该绝缘片于向上方作运动时,可自其中作部份穿出的缺槽,在该上盖的内部则另开设着有一个长槽,以及
一个具有一可由该上盖的长槽延伸而出的延伸杆和一个配合着该上盖的缺槽而开设的缺口的跷座。
所述的安全开关,其中,该上盖之上尚设置有一个可容置发光体于其内部的空间。
所述的安全开关,其中,该跷座的相对的两侧面上是各设置有一个卡榫,可同分别设置在该壳体相对应的侧面上的一卡槽相互卡合而枢接。
所述的安全开关,其中,该被动片上是设有一斜面,且是可和该跷座的延伸杆相互接触。
所述的安全开关,其中,该绝缘片上是设置着有一个垂直形成的阻挡部,它是在该第一接点和该第二接点处于接触时,恰好卡合在该两个接点的下方。
所述的安全开关,其中,该第一弹簧是容置在该壳体的该容置槽内部。
所述的安全开关,其中,该双金属片是由受热而会产生形变的材料制成。
所述的安全开关,其中,该上盖尚具有一个第二弹簧,其一端是和该上盖固接在一起,而其另一端则是抵触在该跷座的底部。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开关内部是设置了一片可因受热而产生形变的双金属片60,且该双金属片60是和该第二插脚50相互固接在一起,所以当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开关内部有着额定值以外的电流流通时,或受被动片20压迫时,该双金属片60本身则因受热或受压迫形成该双金属片60的形变,造成其上的第二接点61脱离与第一接点42的接触位置,并使得该绝缘片34自其间予以隔开,造成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开关处在断路的状态,而当欲回复开关通路时,仅需将凸伸于跷座80的绝缘体30上端缘向下压按即可。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开关兼具了”主动式”以及”被动式”两种形成断路的方式,故而可对不论是电子元件,亦或者是使用者,均可提供绝对的保障,且其使用者在操作上更加简化。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全开关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全开关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4-4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金属片遇热而产生形变的动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被动片压迫双金属片上弹片的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中7-7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一现有技术的安全开关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万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万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42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