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坐蹲两用的马桶座垫无效
申请号: | 97204290.3 | 申请日: | 1997-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295447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28 |
发明(设计)人: | 庄清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清喜 |
主分类号: | A47K13/04 | 分类号: | A47K13/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坐蹲 两用 马桶 座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坐蹲两用的马桶座垫,其能方便地装设在蹲式的便器侧方上,其藉一可掀适当角度的座垫能靠放在蹲式便器另一侧所突设的弧形座上,供使用者能于如厕时,依个人习惯选择坐姿或蹲姿。
目前世界各国,人们在便器使用上,绝大多数只有两种型式;即是坐式马桶与蹲式便器,而这两种型式的便器所以能同时为人们所接受及同时存在,因其分别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兹分述如下:
一、蹲式:
优点:1、使用较方便使力。
2、其体积比整座坐式马桶占空间少。
3、使用者不用身体移位即能擦拭清洁。
缺点:1、使用者时间长时,容易引起脚酸痛。
2、使用者脚受伤时,即不能使用。
二、坐式:
优点:1、使用比较舒服。
2、男性使用者小解时比蹲式便器的目标范围较小。
缺点:1、传统坐式高度较高,虽然适用于大人,但小孩在使用上较不方便。
2、不便于擦拭清洁动作。
3、其体积比蹲式便器占空间大。
4、使用时,有时马桶内的水会溅到身上。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方便组设于蹲式便器上,以供用者选择蹲式或坐式的马桶座垫。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取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可坐蹲两用的马桶座垫,设有一本体,该本体上方卡固有一枢轴供一座垫一侧的枢接孔套合,且其套合处藉卡肋、弧形缺槽,使座垫可供掀适当角度转动,而本体下方侧结合一成U形状的固定夹,该固定夹开口左、右夹体分具向内的弹性缩合力,且其内侧处分别设有迫紧胶条,藉此固定夹能以开口左右夹体夹固于便器所浮露于地面外的固定凸缘上,且固定夹弧闭合端处向下延伸内衬有迫紧胶条的定位夹片,该定位夹片能伸入夹靠于便器内缘中,使本体固定于蹲式的便器侧方上不会滑移,整体供使用者藉本体所设有可掀适当角度的座垫,便于依个人习惯选择坐姿或蹲姿。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可坐蹲两用的马桶座垫,整体由塑料制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大致为一四方状稳固座体,上方两侧延伸两突耳,突耳的固定孔供一表面浮突有长条状卡肋的枢轴穿设卡固,底部突设两凸柱;
座垫,一侧设一具有适长弧形缺槽的枢接孔,并套合在本体的枢轴上;
固定夹,呈U形,闭合端凹陷两凹孔以套合在本体底部的两凸柱上,两侧夹体适当处设加强肋,使其前方开口处稍具向内的弹性缩合力,开口处左、右夹体内侧亦分别设有迫紧胶条,而固定夹闭合端内侧处向下延伸适长的弧形定位夹片,另于固定夹底部相对于定位夹片处亦设一长度较短的弧形肋体,以与定位夹片形成夹合槽,该槽内并内衬有迫紧胶条;
藉由固定夹以开口处左右夹体夹固于蹲式便器一侧所浮露于地面外的弧形固定凸缘上,且定位夹片夹靠于蹲式便器内缘中,使本体固定于蹲式便器的侧方上。
所述的可坐蹲两用的马桶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两端呈中空状以套合呈凸状的塞套。
所述的可坐蹲两用的马桶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底部设一平面,固定于便器周缘的地面上。
所述的可坐蹲两用的马桶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一侧衔接一铰链而固定于一固定座,固定座并贴合于垂直壁面上。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简单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固定夹能夹固于蹲式便器一侧所浮露于地面外的弧形状固定凸缘上的状态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图5:本实用新型坐垫呈掀起转动状态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夹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大致设有能稳固坐立的本体1,本体1上方两侧延伸有突耳11,其所设的固定孔12能供一表面浮突的卡肋131的枢轴13穿设卡固,且枢轴13两端分别以凸状的塞套14套合,以防止枢轴13滑动与脱落,而一座垫2一侧设有一具适长弧形缺槽211的枢接孔21,座垫2藉其套合枢接于枢轴13上(请同时参阅图3所示),由于枢轴13为固定状,且其表面所浮突的卡肋131延伸入枢接孔21的弧形缺槽211中,故座垫2能于向上掀适当角度后,受卡肋131的阻挡而卡止,达到定位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清喜,未经庄清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42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